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 谋划 (第1/1页)
崇祯15年6月上旬,南京 周铉走出“富乐院”时,郑老板有点慌神,他没想到还能够如此做生意的。 “富乐院”是拿出银两方,应该他这边有气势,为何周国舅那边不说好话寻求合作,也不减少报价就走了呢? 思考半天,他在后面追上了周铉,问道:“周国舅,您住在哪里?下次如果要联系您该怎么办?还有,您的第2项生意能够看1看吗?” 周铉面露笑色地说道:“郑老板,你不是说价格太高了吗?第2项生意更贵,需要看吗?” “还是看1看好!我1个人做不了主,回去后再让其他东家商量商量。” “好!”,接着,周铉告诉了郑老板他居住的酒店。 周铉接下来的时间,先吃了中饭,然后去了第2家、第3家,他与每家都签署了文书。但听完后,每家都以价格太贵而拒绝了直接签订合约,他们要回去同东家商量。 同“富乐院”的郑老板1样,他们还希望看到第2项生意是什么。 等周铉口干舌渴,想去第4家时,已经是傍晚。显然,这个时间已经不行了,因为从傍晚开始,风月场所生意最好。 魏国公府邸 与周铉见完面后,郑老板赶紧跑到了魏国公府上,听到郑老板的禀报,魏国公觉得事情不小,于是将几个侯爵、伯爵和富翁叫过来商量。 郑老板将事情的经过简单讲述了1遍。 听后,魏国公自言自语道:“原来周国舅来南直隶是做这个生意啊!听说,他在北方可是带队杀了不少建虏啊!” 王师爷说道:“国公,那可能是传言,给周铉脸上贴金而已。建虏的凶悍,我们都听闻过。以属下看,他这次来南直隶是‘抢银两’的。” “哈哈哈,……”魏国公、众勋贵和富翁笑起来了。 王师爷问道:“郑老板,他那几首曲子怎么值这么多银两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是国舅吗?” “哈哈哈,……”,众人再次笑起来。 郑老板到是面色比较正常,他说道:“我找了5个艺伎、2个老鸨、3名乐师,众人都评价那7首歌曲很不错,能够吸引到文人墨客、读书人、甚至官绅和富人。” “可那也值不了这么多银两啊!” “王师爷,那你说说从京城搞过来的‘延年益寿’手艺为什么能够让‘富乐院’平均每个月合计增收7万多两银子。” “郑老板,你还说这个。要不是国公果断,我们每个月都要上交5万银两。” “王师爷,我说的意思是周国舅这项新生意赚的银两可能更多。而且,如果我们真的不引进的话,他可能将它卖给其它3家。” 魏国公开口道:“真有这么神奇吗,不就是1个曲子吗?” 郑老板恭敬道:“回国公,按照周国舅的话,他那个叫歌曲,真是很好听,这还是没有伴奏的。用周国舅的话说,它有5个特点:抒发情感、寄托心事、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容易流行。” 魏国公继续问道:“5名艺伎也是这样讲的吗?” “回国公,是的。我再3问过她们,她们1致推荐拿下这项生意。” 王师爷插话道:“不就是几首曲子吗?5名艺伎不能模仿下来吗?” “短期内模仿不来,唱起来有难度;即使模仿下来,也不能这么做。因为我同他签署了1件文书。”说完,郑老板将签署的文书描述了1番。 1侯爵问道:“郑老板,那你为什么不和他讲讲价格?” “侯爷,周国舅当日说过,1口价,2选1。” 王师爷眼睛转了1转,拱手道:“国公,属下有1计,应该可以逼着周铉改变价格,或者乞求和我们合作。” “继续讲!” “回国公,将秦淮河上其它3到5家高档的风月场所联合起来,都不合作这项生意,那周铉岂不是做不成生意,也赚不到银两。如此下来,他1定会主动降价找我们做生意。” 郑老板突然道:“这样会不会惹怒周国舅?” “有什么怕的!这里是南京,不是京城。即使是京城,也不是1个国舅能够1手遮天的地方。” 魏国公想了半天,看向了周围的几个侯爵、伯爵和富翁,他们都点了点头。 于是,魏国公说道:“好!就这样办,你去其他几家走动走动1下,澄清利害关系。” 王师爷连忙1声应诺。 郑老板最后问道:“国公,那周国舅第2项生意还要看吗?” 魏国公说道:“看!1定要看!如果能够学,就学来。” 郑老板连忙应诺到“是”,然后又转向王师爷道:“我怀疑周国舅今日就去了其它几家店,所以要早点去预防他们开展合作。” 王师爷听到这话,赶紧出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