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双喜临门 (第1/2页)
“七月半,鬼门开,祭孤魂,上新坟,哥哥妹儿放河灯...”黄毛小儿捏着一个纸元宝从满是烟灰的街上跑过。刚到戌时,天空还昏沉沉的亮着,路上却只有步履匆忙的寥寥几人,莫名一阵风起,卷飞路边烧纸留下的灰烬。 宜王府,灯火明丽,几位皇子按长幼顺序依次祭拜,供台下围着的都是国戚族中男子,个个肃穆庄严,请香朝拜,不敢有丝毫懈怠。 突然,一阵婴儿啼哭打破凝重的空气,有人侧目望去,小世子在文庆太后怀里捏着小拳头挣扎,宜王妃惶惶不安地立在文庆身后,双手半伸着想接回孩子,“娘娘...玉儿年幼认生,左右莫伤着娘娘了。” 文庆眼神抬也不抬地笑道:“总也不和皇祖母亲近,自然认生。”她抱着粉雕玉琢的小人轻轻晃着身子哄,“孩子还是多见见人,性子才得开朗些。” 道理虽是这么说,可这性子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的,小世子扯着嗓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宜王妃在一旁急得泪眼盈盈,直到朝拜的男子们回坐,萧长恩从奶娘手里拿过拨浪鼓“咚咚”摇了几声,小世子才被吸引了注意,停了哭闹扭着小身子抽抽哒哒去看。 “还得是你父王有办法。”文庆接了萧长恩手里的拨浪鼓,总算是安稳抱了小世子一会儿。 “皇祖母喜欢,是玉儿的福气。”萧长恩转眼瞟了一下奶娘,“大抵是饿了才这么不消停。”奶娘适时上前,“奴婢喂世子吃饱了,再来陪太后娘娘。” 文庆满脸不舍将小世子还给奶娘,叹:“你们兄弟几个,就只有玉儿一个世子,前几日先皇托梦,还怪得我这个母后做得不称职了。”说到此处,文庆不禁拭泪。 “母后。”小皇帝提着衣摆跑过来拉住文庆,“母后放心,孩儿定会延绵皇嗣,不让母后为此担忧。” 小皇帝不足十岁,绷着一张脸郑重其事的说皇嗣的事,多少是有些逗人的,文庆轻笑了两声,“你自然是要这样,不过...”转而,文庆又看了看他几个皇兄,目光最后落在了萧越身上:“如今,你们兄弟也就越王不让人省心。” 萧越这番正看好戏呢,猛地自己被推上了戏台,周围宗亲有意无意的瞟他,席上静得异常。萧越习性早非什么秘密,只是此等事情落在皇家头上,当然是不能直说出来的。 “越儿今年有...”文庆轻皱着眉思索了一下,“二十又七了?” “二十又八。”萧越干笑几声,“边疆常年纷争,成家恐耽误了他人良缘。” “这怎会是耽误,若为我大黎守国的战士家中无妻无儿,才叫令人寒心。” “如此看来。”一直隔岸观火的宁王出了声,不温不火问道:“太后是心中已有人选了?”文庆没急着回答,先让人呈上了一封信件上来,“前些日子单罗国来信求和,想与我大黎共修长好。” “恭喜太后,恭喜皇上,天佑大黎,今后西漠百姓便不用再受战乱之苦了。” “恭喜太后,恭喜皇上,天佑大黎。” “单罗朝黎,确实大好。”文庆放下信件,“只是单罗公主要来黎和亲,哀家始终未敲定人选,正好今日宗亲都在,大家伙一起商量一下。” 到这步,自所有人都明了太后的意思,立马便有人接话道:“越王为漠州总督,又与单罗国交涉最多,身份相当,最为合适。” “合适?”萧越一时气呛,“单罗国与我边军厮杀多年,那单罗二皇子还是我亲手所杀,此为合适?” “虽是如此...”文庆缓道:“若是单罗真心朝黎,也不该于前尘往事上过多纠结,于单罗公主王妃之位,也足够彰显我大黎风范。” 见萧越依旧不乐意,文庆接着循循善诱:“两国共好,百姓安乐,此为上册,越王三思。” “越王三思...”宗亲齐口,萧越退无可退,咬着牙气喘几息,起身拜礼,“谢太后恩赐。” “好了好了,起来吧。”文庆长吁一口气,笑道:“这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恭喜越王。” “恭喜...” 席间族亲起身为越王贺喜,萧越五味杂陈的喝了几杯酒,转头看见低头发愣的安南,心里愈是憋闷不已。 “哦,对了。”文庆像是恍然道:“还有一事。”众人静候,今日自是不可能还有什么事比过越王指婚了。 “新皇的承迁仪式,五日后,在沁水峰举行。” “。。。” “五日,五日能做什么?”书房中围着萧越的几个心腹,连孟惜知都被叫了过来。 萧越低头认真写了信条卷好,亲自唤了信鸽送出去,转头对着孟惜知问:“万骨山有多少人你知道吗?” “具体不清楚。”孟惜知思索着:“刘永泽当初带走了三万火骑兵,按宁王每年拨的银两算,此数只会多不会少。” “如此人数要掩目赶到朝都并非易事...”萧越转而又问:“三日前陆仪来书到了万骨山,此间是否传回消息?” 众人摇头,佑平上前到:“此人心性不定,王爷不可轻信。” 萧越指尖在桌面上点了点,:“吩咐人去盯着宁王府,将其他在外的人都聚回来,兵部那边...” “我去探口风。”孟惜知接道。 房内紧锣密鼓的商量着,房外安南望着那只飞远的信鸽若有所思,踌躇不定间,门开了,一行人急匆匆地四散开,佑平最后一个出来,与安南一对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