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惟君顾_一百四十七圣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四十七圣意 (第1/1页)

    离午初还有两刻不到。林府正厅内,林肱看着座下的张察与胡嵩,心想,这俩臭小子该不会是来蹭饭的吧。白瞎了休沐的大好闲暇,跟他们在这儿耗着……

    他悠悠品茶,瞥了眼桌上的纸包。「来就来吧,带什麽礼物,不怕叫人闲话?我可告诉你们,高大人现在就在我府上呢!」

    谁让太子妃殿下「诊病」诊得细,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为保殿下周全,圣上特地叫高仕领了帮g0ngnV侍宦跟随,偏生卧房b仄,门口站着挤,多出来的三个人就「自觉」守在正厅外头了。

    张察望了望门口的g0ng人,挠头憨笑:「师父,不过是刚出炉的胡麻饼,路上看见了顺手捎两个嘛。天地良心,绝对无毒,胡廷尉可以作证!」

    「哎我说张中丞,别啥破事都带上胡某啊。」胡嵩坐在张察对面,一拍桌子,气呼呼的:「谁知道你有没有往纸包里塞东西?」说话间,冲林肱递了个眼sE。

    叫胡嵩这麽一训,张察瞬间委屈:「胡廷尉可真是高看张某了。张某蠢笨,寻不着卖饼倒贴夜明珠的摊贩。」

    三人哈哈大笑。林肱解开纸包,掰了一小块胡麻饼细嚼。「你小子,在御史台浸y多年,乌七八糟的门道懂了不少。」

    「哪里哪里。现学现卖,现学现卖……」张察嘴上「谦虚」,但面上愈发得意:「不过是最近听的,地方上的新鲜花样。」

    还能是哪个地方?前两天的「六百里加急」沧州呗。

    胡嵩握拳咳了声,端起茶杯,方才笑得太狠,嗓子哑哑的:「张中丞,你们忙完手头的事儿,终於能正常休沐了,可喜可贺。不知,这半年来,笔杆子写秃了几支啊?」

    「又说怪话。」张察不悦:「张某知道,你们大理寺亲审要犯,向来看不起咱们写公文的。但咱御史台歇了,你们也得闲不是?」

    「二位大人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林肱听他俩互相YyAn怪气,饶有兴致,不禁揶揄:「离了你们,朝廷又不是不能查案。」说罢,抬眼一扫g0ng人的背影。

    张察和胡嵩乖乖闭嘴。

    林肱心里门清。这俩人,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主,今个儿一齐找上门来,说是「慰问师长」,谁信?明摆着是不爽刑部独揽反贪一事,想叫他在圣上面前说说好话。可惜找错人了,他林肱才不想被罚俸一年。

    「二位……」林肱微微晃了晃茶杯,一啜,「圣上这是关心你们,怕你们累着。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林肱轻飘飘的一句话,叫张察和胡嵩彻底Si心。下一步该怎麽走,很明显。刑部想放走贪官,那就叫他放;圣上不想查奴工,那就叫他压。事情都做到这个份上了,矛头都怼到世家眉心了,圣上也不肯给个交待,还有什麽好说?夹着尾巴做人,继续熬呗。难不成去拼个鱼Si网破?

    俩人坐了不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他们刚跨过门槛,「哟!见过高大人。」恰好撞上yu行拜会的高仕。

    高仕笑着与他们行了个礼,随後清清嗓子,说圣上有话要递给林相。「圣上T恤林相辛劳,特地训诫了户部吴尚书,叫他好生管着户部的杂事,切莫再让林相费心。」

    高仕声如洪钟,屋外,鹭鸣也听得清清楚楚。林肱一揖谢恩,目送一行人离去。

    户部何来杂事叫中书省C心呢?圣上不过是嫌他聒噪,懒得再议新政事宜。林肱突感困乏,招手叫了几个家仆收拾茶碗,自己则回卧房补眠去了。

    哼,不提也罢,免得乌纱帽不保。反正,剑南那块儿的新政试行已争取到,接着,就看太子殿下的能耐了。

    说到太子……林肱忽然想起一件大事,拔腿就往林光兴那儿跑。途经书房,只听得林倩妤细声细气,一口一个「赵大人」,想想都知道自家闺nV肯定又缠着赵卫率不放了。

    随她去吧,不嫁王爷高官也好,省得心累。他可不希望闺nV跟别跟太子妃一样,整得跟幕僚似的——他知道,林倩妤脑子单纯,没那麽多算计,真进了王府,指不定叫人欺负了还不知情。

    「如果这傻闺nV能有太子妃半点JiNg明就好了。」林肱忽然羡慕起朱知由来。

    他心头一阵cH0U搐。

    老朱,我林三郎不才,事儿一件没办好。你心心念念的税改,推了十几年推不动,就连妻nV,也没能帮你保住。至於给你翻案……

    林肱莫名开始回忆起往事。约莫三十年前,圣上刚坐稳东g0ng,朱知由、何治真跟自己,也只是詹事府里的毛头小子。四人经常为了政论吵来吵去,自己嗓门最大,每次都闹得圣上掀桌子,最後都是朱知由跟何治真扫尾。

    以前他总觉得,这姓朱的跟姓何的,都是没脾气的老好人、软柿子,明明才学谋略什麽,他林肱才是最优,可凭什麽圣上一登基,就拜他们为相啊?就凭姓朱的是世家门生、姓何的是世家子弟呗?寒门出身的,横竖b不上高门大户不是?

    後来,朱知由Si了,他终於坐上了右相的位子,却怎麽也高兴不起来。

    若是扯Y谋论,那一切都得从圣上特命朱知由追查户籍一事开始。

    圣上是不是故意引朱知由去Si路,他林肱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一点,就是圣上瞅准了他不敢为朱知由的事情,放弃右相的位子。

    「林三郎,做人不要太固执。」

    後一句是,「右相,不是谁都能当的,要会取舍。」

    那天晚上,他跪在紫宸殿门口,看着地上叫额头磕出的血印子,忽然「开悟」:也许,当了右相之後,有了权势之後,朱知由的事情就能平反吧。或许此刻圣上也有苦衷,他也是被世家倒b,不敢彻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可惜一晃十七年。朱知由的案子,也噤声了十七年。

    昨天金光门走水,本可以大查当年的户籍谬漏,藉此捉拿杀害朱知由的凶手,结果圣上一句「安置奴工要紧」,又按下不表。

    还有没有王法了。

    自然是有的。王法,不就是圣上的心思麽。

    只有一个前提:他得一直是圣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