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王_36、是他的缘,还是他的劫(他们之间被遗忘的过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6、是他的缘,还是他的劫(他们之间被遗忘的过去) (第1/2页)

    36

    慈安寺外,运送香烛的马车缓缓而至,下来两位伙计从后厢搬运香烛,将其交给门前的两位僧人,虔诚合十双手,对着佛寺内的香火拜了一拜。

    “施主慢走。”

    两位僧人点头回拜,虽瞧着入门时间不长,但袈裟在身,神态平和,已有几分出家人的恬淡之态,目送那辆马车远去后,才转身搬起香烛,一步一个台阶走回寺内。

    微风轻拂过门前的梧桐树,将松落的一片叶子卷起,柔柔地带过高耸的墙面,悄无声息地飞进那与纷扰不断的外界相比,氛围静谧清幽的禅院内。缓缓飘落之时,门口正好走进两位搬运香烛的僧人,私下谈话的声音也如被石子激起涟漪的池水般,由远及近响了起来。

    “这是释空法师亲自采买的香烛吗,看样子又有一场法事要办了。说来也稀奇,自无垢山被正道仙门联合攻下后,近几日镇中便怪事连连,明明昨日才为那姓曾的人家办过法事,今早又收到了那老翁次子意外溺亡的消息,可怜,可叹……”

    “前日才超度长子,如今又轮到次子了吗?”

    佛门弟子向来处变不惊,但遇见这样的离奇的事,不免还是为那连丧两子的曾老翁叹息了一声,“事发突然,老人家怕是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就看释空法师能否像之前那样帮他解决宅中的异象了。”

    二位僧人行至后房,将采买的香烛一应放在置物柜中,关上门后,转身就往禅院外走去,没有继续逗留的打算。

    禅院自三百年前就被划分为释空法师的住所。里面存放的经书,法典都是方丈珍藏已久的孤品,若无要事,寻常弟子是不得入内的。他们今日只是帮忙归置采买所用的物件才得以进来,若被其他僧人发现多加逗留,是要按寺内清规受罚的。

    由于入寺的资历尚浅,这两位佛门弟子对慈安寺内的人事物不甚了解。从禅院出来后,他们本打算去殿内供奉佛经,却在经过长廊时看见那口被重重锁链及巨石压住的古井,不过才停留了几秒,便感觉到那沉重的阴寒之气,一时觉得后背有些发冷。

    古井的旁边,矗立着一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桃树,早已深深扎根在整个慈安寺的地底下,见证了它数百年的光景。单看这一点倒不觉得奇怪,只是现在分明不是桃树盛开的季节,桃花却开得那样艳丽,在这入秋的季节,瞧着倒有几分诡异。

    “入寺前便听过,慈安寺的桃花一年四季都在盛开,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立于栏杆边的僧人为其驻足,难掩眉眼的忧色,“桃花开得这样好,会不会是什么不好的预兆,释空法师入寺前,也是这样的情形吗?”

    边上那位佛门弟子和他比较起来资历要深些,见天色还早,便一同停下来,细细解答道:“释空法师来慈安寺,已经是五百年前的事了,那时候这里还没有锁龙井,旁边的桃树也才碗口大小,听禅房的师兄说,慈安寺曾遭遇过一场劫难,除了方丈以外,无人知晓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那次劫难过后,方丈不知从哪里带回了一名重伤的少年,也就是如今带发修行的释空法师。”

    闻言,僧人仍有不解,这问题他其实早就想问了,只是碍于在寺中不便提及,才一直没说。毕竟,身在寺中的都是受戒过的佛门弟子,从来没有在禅院里带发修行的先例,就算有,也是俗家弟子,同在寺中的僧人有本质上的区别。可释空法师却打破了这一常规,不但在寺中带发修行,还能与方丈交流佛经,拥有珍藏的孤本和佛典,成为主持法事的法师,实在让人觉得有些奇怪,“佛寺中,为何只有释空法师是带发修行?”

    “这一点,其实我也不大清楚。”另一位佛家弟子面有犹豫,“只是听方丈说,六根未净之人不可受戒,受凡间七情六欲所扰,更不得擅入佛门,想来原因便是这二者其一吧。”

    话音刚落,长廊对面忽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二人回过神来,朝那边看去,发现正是他们刚刚提到的释空法师从寺外回来了,立刻双手合十,向其鞠了一礼,“释空法师。”

    “净心,净念。”

    不远处,那道玉立长身的人影向他们徐徐走来,只是遥遥观望,便能看出其温润如玉的气质,衣着虽素净,却难掩姿容绝色,一颦一笑,意如照水桃花树,春风灼灼开,几尽风采。他眼尾似有白色羽纹,但不知为何忽隐忽现,在光亮映过以后,像雪落下来又化掉那般,慢慢消失了。

    释空法师走到两位僧人近前时,神态依旧温和,虽瞧着像二十出头的年纪,心境却沉静如水,眼中也清澈得没有一丝杂念。见他们手中拿着抄写的经文,微微一笑,开口问候道:“这是要往大殿走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