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点阶雨」  (第1/2页)
    嬴政的声音一出现,三个醉鬼的酒瞬间就是醒了。    李斯默默地往一旁顿了顿,脸上的神色都被黑夜之下的阴影挡住了。    王翦讪讪的笑了一下。    唯有陈珂,神色坦然。    他上前一步,望着走来的嬴政,笑嘻嘻的,像是酒还没有醒来一样。    “啊呀?陛下?”    “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年,大秦万年——”    陈珂身体摇摇晃晃的,像是站不稳一样,但礼节却是一点都没有错漏之处。    “今日陛下喜得良才,臣等还以为陛下会与贤才秉烛夜谈。”    他指着在场的三个人感慨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幽怨的说道:“因此,我等三个「旧人」,便是再次处饮酒买醉。”    “哪敢让陛下听闻?”    “那岂不是污了陛下的耳朵?”    嬴政横了一眼陈珂,翻了個白眼。    此时的嬴政身上穿着寻常,白日里威严肃穆的气息也是不见了。    浑身上下都是带着一股淡淡的、寻常的、平常气息。    他就像是这黑夜中,正在饮酒作乐的一份子一样。    “你这个滑头。”    “朕尚且还未曾说什么,你这个滑头倒是喋喋不休,像是朕要对你怎么样了。”    嬴政往前走去,随意的坐在王翦的身边。    “来来来,一起饮酒,一起饮酒。”    他浑身都是放松。    “平日里拘束的太久了,朕早就是觉着不舒服了。”    “只是你们这一个个的,以往看见朕就是跑,就像是朕会吃人一样。”    嬴政一边说着,一边端起酒爵。    “李斯,你说,朕会吃人么?”    李斯讪讪的笑了一声:“陛下说笑了,陛下平易近人,怎么就会吃人?”    “当是误传啊。”    嬴政又是看着王翦,王翦这个时候不知道是醉的更深了,还是如何,当即大笑一声。    “陛下,老夫也是好久未曾与陛下一同饮酒了。”    “今日陛下来了,当真是让老夫心中欢喜,老夫先饮一杯。”    说着,王翦直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陈珂此时也是站在这月光之下,身影看起来十分的缠绵。    “月光如水,今日能够得陛下与我等一同饮酒作乐,当是我等的福气啊。”    他眉宇中就像是化了蜜糖一样,看起来缠绵不断。    扶苏坐在一旁,脸上平静的看着自己的老师、大秦的上将军、大秦的丞相,以及大秦的始皇帝四个人饮酒作乐。    四个人嬉笑怒骂,其乐融融。    良久,众人的酒是越喝越多,王翦持剑而起,站在中央。    剑光随着月光闪烁,一曲剑舞偏偏流转。    扶苏手中端着杯子,哪怕不经常饮酒,今日也是在这气氛中,喝了一两杯。    ..........    “嘶。”    “好疼。”    陈珂从床榻之上爬了起来,按着自己的额头,脸上带着无奈的神色。    昨晚的记忆一点点的从脑海深处爬了出来。    昨夜,他们与始皇帝饮酒,四个人饮酒到欢欣处,更是大声做歌。    陈珂坐在床榻上,默默地看着窗外。    窗户是打开的,之前他吩咐过下人,春夏秋之季,每日晨将窗户打开。    而这个时候,窗外正淅淅沥沥的下着雨。    一时之间,陈珂觉着窗外的雨有那么点缠绵,而他与这世间似乎多了那么几分的联系。    陈珂就这样裹着被子,默默地看着窗外的雨。    心中一首词缠绕在心间。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如今,这具身体的年岁虽然只有二十来岁,但他却是过了两辈子。    可这二十多年,他却不曾在大秦经历过。    总归是有一种    「此处非吾乡」的感觉。    “咚咚咚”    门外传来一道道敲门声,而后一道细细的声音响起。    “先生,李丞相来访。”    李丞相?李斯?    陈珂从床榻上下来,默默地穿好衣服,一边穿一边讲道:“请李丞相稍等我片刻。”    他叹了口气,远离了自己温暖的被窝,朝着世间的风雨走去。    ............    “滴答滴答滴答”    端木游牧坐在屋檐下,默默地望着窗外下的雨。    雨滴落在草地上,映照出一片青翠。    他轻声道:“老师,我们这样真的值得么?”    “张良真的能够让儒家复兴么?”    孔贤坐在他的身边,眼眸中带着些许的疲惫之色。    “张良能不能做到,不是重要的。”    “重要的是,张良的身份,以及其他人的身份,不是么。”    此时的孔贤神色冷静,看起来更是多了几分的阴冷。    他已经许久未曾去博士宫了。    如今的博士宫早已经是被拆分,说是要将博士宫变成那什么「百家宫」的一部分。    既然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那么何必继续留在那里?    他叹了口气:“如今,天下安定。”    “可是陛下并不想要重用儒家,也不想要给儒家机会。”    “有李斯在,儒家本来就没有机会了。”    孔贤偏过头,看着坐在自己身边的端木游牧,劝道:“可若是没有陈珂,咱们还可以等一等。”    “可陈珂的出现,告诉我们,绝对不能在等了。”    “否则,李斯代表的法家势力消退后,陈珂代表的墨家便是会后来者居上。”    “你觉着,两代,甚至三代君王过去后,儒家还有机会么?”    孔贤的眼睛中闪过一抹狠辣:“我们必须在这个时候做好决定,将大秦推倒。”    “而后令儒家之人,扶持下一个王朝。”    “唯有如此,方才能够令下一个王朝在一开始,就对儒家有好感。”    “哪怕在王朝刚建立的时候不行,但那又如何?”    “只要王朝建立用的多了书生,那么早晚是会让儒家崛起。”    “只要儒家崛起,那么后代的众多儒生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必须是维护儒家!”    “哪怕他们维护的已经不是孔儒了又如何?”    “他们哪怕是有了自己的「儒」,他们也必须是披着孔儒的外衣!”    “孔子为圣!七十二贤为圣!”    孔贤盯着端木游牧,眼睛瞳孔中倒映出他的疯狂。    “一个是有机会,一个是完全没有机会。”    “开弓没有回头箭,难道伱这个时候要后悔?来不及了!”    端木游牧扭过头,声音平静。    “我并没有后悔。”    “只是在疑惑,这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