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大人被贬以后_第二十一章:教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教书 (第2/2页)

过门槛蹿了进来,他脑袋上留长了的头发分成两路扎成辫子盘在左右两边,像是两只角,额前的碎发还特意被修成了寿桃的样式。

    “哎呦,让我看看哪个桃子成了精进我家了。”

    卫祯明收拾完撑着头坐在厨房的板凳上看着院子里的小孩笑。

    “是我这只桃子妖,我要吃你家的大鹅啦!”

    张大宝摘下翻白的狐皮帽子来,赶着围栏里那唯一的一只鹅,鹅已经长得不小了,看着张大宝拿着帽子在眼前晃荡,仰着鹅嘴就要去叼人,张大宝也不怕,一边跑一边哈哈哈哈地笑,满院子羽毛纷飞。

    “我看你这么喜欢那只鹅,你怎么不让你爹娘给你养几只啊?”

    卫祯明问他。

    “我爹说了,不能玩物丧志。”

    小孩有点跑累了,停下来休息。

    卫祯明听了这话心里一怔,权作安慰似地拍了拍小孩的脑袋,“欸,那就走吧,咱们练字去。”

    张大宝已经放了旦月假,但是他家里人不想他天天跟着村里的小孩疯跑忘记了读书,于是让现在尚水村里姑且算得上学问好识字多的卫祯明带着他学,每日吃了中午饭就过来,晚饭前再由张大宝家里人接走。

    卫祯明这里也没什么书籍,为了轻装简行,他只带了他老师给的那本《天工开物》到南阳县。

    张大宝是已经上过半年学的,五岁半便在一个老童生家里认字,只学了一篇千字文前段,后段还没学呢,老童生就去隔壁县当私塾先生了,所以张大宝过完年才要去南阳县里上学,正儿八经的准备读书了。

    “老规矩,从天地玄黄开始背。”

    卫祯明盘腿坐在炕上,对面是坐的直直的张悦书,俩人对坐在小茶几两边,茶几上放着笔、墨、纸、砚和一块虎头的镇纸,一应俱全。

    张悦书看着眼前洁白如雪的纸心里有点羡慕,我如果能自己挣钱就好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

    稚童流利顺畅的声音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回荡,因着四字四字的停顿使得童生也带上了一种文人韵味。

    卫祯明一边听着张悦书背千字文,一边提笔沾墨写下十六个正楷字,每一笔都工工整整。

    “好,张悦书小友背的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下一句,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早凋。”卫祯明把写好的一行字递给张悦书,二人也没有千字文的书,全凭卫祯明默写加口述才能继续。

    “这几句也是遵照千字文全篇相同的格式,相互对应。渠荷,渠,水停之处,像是咱村的水塘的荷花,园莽,园中的草木,枇杷,你吃的枇杷果就结在枇杷树上,梧桐,盛文街碧梧书院栽的就是梧桐树。”卫祯明讲得极为详细,识字不仅是纸上识字,还要把字和你看到的实物联系起来。

    “的历,是花盛开的样子,你想啊,荷花什么时候开啊?”

    “夏天!”

    “抽条,花草树木什么时候发芽长叶啊?”

    “在春天!”

    “枇杷晚翠,枇杷在哪个季节叶子依然是绿的?”

    “冬天!我知道啦,冬天枇杷树还是绿的,但是下一句的梧桐树在秋天叶子就已经掉光了。”

    卫祯明点点头,孺子可教也,随即抽了三张纸,折了几折,全部摊开后纸张上有了清晰的九宫格印子,摆到张悦书跟前,“懂了意思,便开始临摹吧。”

    屋里静悄悄的,墨块和砚台偶尔滋滋摩擦一响,炉子里的炭火偶尔噼啪炸开一声,猛地窜出一点火焰,屋外也静悄悄的,鸟雀在枝头跳跃,偶尔叽叽喳喳。

    张悦书偶尔抬头瞄一眼对面的卫祯明,他披着石青色的大氅,这衣服颜色样式张悦书从未见人穿过,就,挺不一样的,不像是在外面遇见的卫哥哥了。卫哥哥头发只在脑后虚虚拢住,眉间微微蹙起,似是在思考着什么,笔下却是不停,白色宣纸上墨色染透,一枝寒梅临崖盛开。

    张悦书见整幅梅枝上只有一朵梅花用朱砂点上了赤红色,而卫祯明已不再动笔,他不由得出声问道。

    “卫哥哥,你怎么只点了一朵花啊,其他的花呢?”

    “张大宝,你又不专心。”卫祯明点了点小孩的额头,“这是九九消寒图,每日里涂红一朵梅花,等花涂满了,这个冬天也就过去了。”

    小孩睁着大大的眼睛,哦了一句,似懂非懂,想来他也不明白为啥画梅花和冬天有关系。张悦书的视线越过卫祯明的肩,看向窗外,忽然,小孩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双眼发光。

    “你看,卫哥哥,外面下雪啦!“

    卫祯明闻言抬头,顺着张悦书手指的方向,望向窗外。

    大昭永光二十三年冬,腊月初三,大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