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梨花白 (第1/2页)
官司打了一天,终究是水落石出,还了张家父子二人一身清白。 吴大人大笔一挥,做下断言,二百两银子本就是吕家无中生有肆意诬告,于是直接要求吕家赔偿张家二百两,赔罪。 在满公堂人的见证下,吕家大财主顶着一张臭脸签字画押,心不甘情不愿地扔给张一诚二百两纹银,也没管还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同伙董老板,转身带着家丁管家就走。 那二百两银子到手,差点砸住张一诚。乖乖,这年头,钱都这么好得来的么?这么一会儿功夫白得了二百两银子。 啊呀啊呀啊呀,张一诚此刻只想疯狂大叫,骤然暴富是什么感觉,现在就是。 卫祯明倒是不慌不忙的,脸上没有太过激动的表情,拿过几块大小不一的银琔,给贾氏的婆婆、大夫一人一份十两的酬劳,感谢他们俩前来做证人。又给了起画的严师傅二两银子把两幅画重新装裱,真的那副燕园乘夏图送还碧梧书院穆院长,假的那副春和百花图等装裱好后送到尚水村自己手中,他不想这假画流传出去,继续害人。 “卫哥哥,一听说你有事,我爹就让我赶紧送画过来了。”穆小红眼睛亮亮的,似有无数话想要和卫祯明说。 “小红,这是二十两银子的谢礼,替我转送先生。” 穆小红未说出的话被迎面的二十两银子堵了个严严实实,她想再说些什么,却见卫祯明已经转过身跟抱着银子的张一诚说话,所以什么也说不出来的穆小红只能暗自回书院了。 卫祯明寥寥几句话语像一盆凉水突然浇到张一诚发热的脑袋上,起到了良好的降温效果。 “一诚,仔细些,收好剩下的钱,带苏小姐和王安去车上等我。” “卫哥,你...”张一诚看看怀里的银子,看看穆小红离去的背影,看看早已坐在马车上的苏宝熹和王安,看看逐渐散去的众人,他有点搞不清楚现在是什么状况。 “这位小哥请留步。” 等人都散干净了,吴大人才走下堂来,伸手拦了一把卫祯明。 卫祯明知道吴大人这是认出他来了,便让苏宝熹和其他人先回去,他和知县大人有话要说,拿捏住几分漫不经心的气势。 “大人。”卫祯明停下脚步,淡定地行礼问好。 “这打了一场官司,竟然还不知道小哥姓名。”吴大人私下聊天脸上少严肃,带上了笑意。 卫祯明手中轻轻地摇着山水折扇不语。 “我观小哥谈吐见识不凡,像是在哪里见过你似的,也许是我年老眼昏,忘记了。”吴纪涛看他不回答,只能自己上去问道。 “小哥可是姓卫?” “大人,我是姓卫,卫祯明,字砚嘉。” 打从见到卫祯明第一眼就落下的疑问得到了证实,吴纪涛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他当然还记得卫祯明,他们那一届的状元,最耀眼的少年天才人物,铺一出世,大儒作保,天子门生。 “卫相公,果真是您,您竟然回南阳县了。” 卫祯明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轻轻地说道: “吴大人,往事不可追矣,我现在是被贬为白身,普普通通一种地的庄稼汉罢了。” 吴大人闻言心中一梗,怎么?卫祯明竟然被贬谪了!前年他离京时也没听到皇上恼了卫祯明的消息啊。他正欲再问,却见卫祯明一脸漠然的表情,唉,人家不愿意说他又何必再去惹起人家的伤心事呢。 “回来也好,南阳有山有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卫相公还是要多多保重才好。” “是,南阳确实是个好归处。” 卫祯明微微一笑,这时说起南阳县来,语气倒是轻松又熟稔。 张一诚和卫祯明驾着小小的驴车送苏宝熹和王安先回了苏家。 苏家的宅子在盛文街最西头,都快要脱离盛文街的地界,苏家是商户,士农工商排在了最末,根本得不了盛文街其他地理条件更优越的位置,这种差距显然不是苏老爷有钱就可以弥补的,所以苏老爷在原配去世后抬了一房出身小官之家的继室进门,继室到苏家没几年便一举夺男。 那么,作为原配留下的唯一长女苏宝熹会是怎么想的呢。 卫祯明不知道也不敢去问她,苏宝熹向来不谈及这些,与人相交只凭自己心意。 “你家那几只鸡都已经开始下蛋了,不如等收完麦子就杀了送铺子里来吧。”苏宝熹扬了扬手中的算盘,笑着说道:“我也好给你划账,卫小哥可要辛苦还钱啊。” 卫祯明也同样笑着点了点头。 几人在苏家门口说话,正说着呢,忽见街对面一前一后走来俩人,一男一女,女子穿着一袭青衣走在前,男子像个小跟班一样跟在女子后面走。 “宝儿今个怎么出来了,没在院子里陪夫人么?”南阳县爱穿一身青衣的女子没有别人,只有剪大姑娘剪夏罗。 苏宝熹接过白泽递过来的一匣子糕点,让身后的仆人送到姨娘院子里去,又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