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东阳擎海 (第1/2页)
裴花朝离乡背井出嫁,成亲那日的亲迎礼在客店完成。 她一身青sE嫁衣,由喜娘扶持着,坐上搁在地面的马鞍,前方是一重重锦绣坐帐,新郎崔陵就在坐帐后头,Y颂去障诗。 “夜久更阑月yu斜,绣障玲珑掩绮罗……”他颂毕诗句,童男童nV上前,撤下坐帐。 裴花朝低眉垂睫,低不下突突的心跳,眼角余光中,身前坐帐一点一点给挪开,前方隐约现出一位红衣男子。 那便是崔陵了,父亲给她定下的夫婿,今生今世她将与之白首、扶持到老的良人…… 此时是新人相见时分,裴花朝粉腮guntang,羞怕与好奇在肚内交战,终究乍着胆子,抬眸往对过一扫。 这匆匆一瞥,她捕捉到崔陵大致相貌,算得上唇红齿白,一表人物,只是大喜之日,脸上笑意勉强。 看来崔家祖母病情堪忧,裴花朝忖道。她与自家祖母感情深厚,以己度人,轻易想见崔陵此刻煎熬。 她肚内思量,过门之后,要善尽妻子本份为崔陵分忧,人则随着喜娘扶引,向唐老夫人辞别。 唐老夫人在座上缓缓叮嘱,“要勤谨供承翁姑,敬奉夫主如宾……”此刻她不复平日矜持,话声哽咽。 裴花朝跪在地上,默默握住唐老夫人的手,泪光闪烁。其实婚后数日,崔家便会接老夫人到宅中奉养,然而今日此去,祖孙再相见,她便不能再只是唐老夫人的孙nV,还要为人媳、为人妇,融入全然陌生的家庭,为此十分不安。 她依依不舍含泪登上婚车,大抵过了半个时辰,婚车缓缓停下,喜娘在车外提醒她已至崔家。 裴花朝问道:“这便到了吗?” “是。” 大虞风俗,新郎迎接新妇子回家途中,向例有人“障车”拦路,一群人在街上对迎亲队伍唱歌跳舞,拿到财帛酒食才肯退下散去。障车者和迎亲队伍彼此应对,要耽搁不少工夫。 可由客店到崔家,迎亲队伍行走顺畅,并无一人上前障车 裴花朝猜度,或许宝胜不时行“障车”风俗。她由喜娘扶持下车落地,此后经过一通繁琐礼仪,一行人进到崔家某处院子,在圆房用的青庐布棚拜堂却扇。 这一路行礼下来,裴花朝渐渐觉得了,今晚婚礼诚如她婆母孟氏担保,张灯结防,陈设隆重,但观礼亲朋殊无欢声笑语。院里鼓乐喧天,远处街上车马喧嚣,益发衬托得青庐内外异常冷清。 也难怪,她忖道,毕竟崔家祖母重病,大家不好放肆作乐。 一会儿临到行合卺礼,事情就真不对劲了。 喜娘将她领到崔陵跟前,递来盛了合欢酒的半只瓢。 裴花朝酒量极差,接过那半瓢,只敢小小抿一口,以唇略沾酒浆,那头崔陵甚至滴酒不沾,双手反剪,迟迟不接喜娘递上的半瓢。 喜娘久劝未果,索X将半瓢凑到崔陵嘴边。 “起开!”崔陵抬手挥甩,打翻喜娘手上那只半瓢,连带搧中人家头脸。 观礼的亲戚终于有了动静,七嘴八舌劝道:“大郎,忍耐则个。” “快完事了。” 喜娘摀住挨了打的额角,冷笑道:“奴不过奉命办事,大郎何必动粗?” 崔陵脸涨成猪肝sE咬牙切齿,裴花朝问向另一位在她身畔服侍的喜娘:“怎么回事?” 那喜娘只是g笑,几乎同时,一阵杂沓靴声由远处度来,听其声势,来人众多。 崔陵火气一下没了,面sE由紫红转作青白,“他……他他他来了。” 其他人彷佛都知道怎么回事,齐齐面露惧sE,一哄而散退出青庐,避到院里角落。裴花朝环视身畔,眨眼间,偌大的青庐布棚剩下她和崔陵。 不多时,来客踩着橐橐靴声,挟带火光进入院落,二十名全副武装的男子打头跨进院子,崔家宾客屏声敛气,眼睁睁观看他们长驱直入。 那批武人执着火把走到青庐前,不声不响分作两队,分左右两边列开。他们服sE并非正规官兵,行动却秩序井然。在他们夹道的路上,一个魁梧汉子不紧不慢,踱了过来。 那人身着盔甲,手里执刀,兜鍪头盔下,俊朗五官教火光映照得分外深邃。 裴花朝乍看那人便觉着面熟,再与他四目交投,但见一双瞳眸湛湛光明,令人莫敢b视。 “是你?”裴花朝失声道:“饮子店的狂徒!” 狂徒咧嘴一笑,舒展的眉目匪里匪气,随后他睨向崔陵,“崔陵,还债了。” 崔陵侧身低眼,全不敢正视那狂徒,嘴皮还起了一阵颤抖,那阵颤抖眨眼波及周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