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 (第3/7页)
上梁山。”晁盖看着公孙胜问,“你道如何?” “听说梁山极兴旺,官军多有顾忌,自从东京禁军教头林冲入了伙,益发如虎添翼。只是那白衣秀士王伦,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公孙胜话还未完,吴用拍着大腿,喊一声:“着!正因王伦不是好相与的角色,我们投了去,才有意思。” “加亮先生,”晁盖急急问道,“你这话我又不明白了!” “兄长!我保你做一番事业。”吴用得意扬扬地说,“等一投了去,看我略施小计,要叫林冲火并王伦,奉兄长你坐第一把交椅。” “好啊!”一直不曾开口的刘唐,拍手笑道,“这才有个意思。” “不错!”公孙胜也点头称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倒也好。” 一个倡议,两个附和,晁盖的心也热了。当时商定,由吴用和刘唐率几名庄客,押着劫来的财物先走,到了石碣村,再派人来接应。这里晁盖和公孙胜收拾行李,遣散庄客,尽一日办完,第二天一早动身。 他们已经在行一走之计,何涛却还在梦里,一心打算着捉住了正犯晁盖,全案可破,州官的前程保住,自己便是大功一件,升官在即。只是宋江一去不回,等得好不耐烦,便走出小阁子来问茶店主人:“你县午衙可曾坐堂。” 宋江派着守望的伴当,一眼瞥见,急忙赶了进来喊道:“干当官,干当官!”走到他面前又说:“我是宋押司的伴当。” “噢!”何涛大喜问道,“你家主人呢?” “我家主人奉知县召唤,在后堂议事。怕干当官久等心急,特地着我来禀告干当官,请先用了午饭,等知县午衙坐堂,我家主人亲自来陪干当官去投文。” 何涛不疑有他,欣然应诺。茶店主人原是受了宋江嘱托的,便代为备办精致膳食,开到小阁子里来让他享用。那伴当也帮着张罗,等何涛捏起饭碗,随即悄悄退了出来,在门口等着宋江,把刚才的情形一说,一篇谎话,前后就对准了。 于是宋江从容走入小阁子,等何涛吃完了饭,陪着到了县衙,请他先在堂口站一站,看知县时文彬发落完了其他公事,待要退堂时,疾趋数步,进了暖阁,在公案边低声禀报:“澶州府衙门为贼情紧急公务,特差干当官何涛一员,前来投文。请知县相公发落。” 时文彬一听这话,吃惊问道:“可是梁山泊那一伙贼,又干下不法之事?” “这倒不是。” 不是梁山泊,多少可以放心,随即吩咐:“唤那干当官上来!” 于是何涛行了堂参大礼,递上公文。宋江接了,转呈知县,时文彬亲手拆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 “想不到,想不到!”时文彬对宋江说道,“如何晁盖干出这等勾当?速速派人拿住!不然要大受其害。” “知县相公请稳住了气。”宋江低声又说,“只怕那六个从犯都躲在东溪村晁保正那里,派得人少,拿不住他们;人多时又恐形迹太露,走漏消息,不如到夜里去捉拿,比较妥当。” “这话不错!亏得你提醒了我。”时文彬连连点头,当即吩咐,“先安排澶州差官在馆驿歇息。等拿住了贼人,再叫他当堂来领了去——还须派兵护送,只一出郓城县境,就没我的事了。” 宋江领命而去。那时文彬退回后堂,立刻着人去请了专管治安的县尉来,秘密说了经过,随即又召马军、步军两都头来领受命令,点兵捕贼。 郓城县的这两个马、步军都头,都是本地人,原来的出身却不大相同。马军都头名叫朱仝,身高七尺,须长尺五,剑眉星目,鼻直口方,生得一副凝重威严的大将仪表,有人却以为他似画中的关云长,所以送他一个“美髯公”的外号。他原是当地殷实富户,性好武艺,交游甚广,为了想从正途上取功名,投身做了本县的马军都头。 步军都头本来是个铁匠,名唤雷横,生来膂力过人,善于纵跳,三两丈阔的山涧,一跃而过,因此都叫他“插翅虎”。雷横使一口自己用精钢打造的朴刀,手底下十分了得,只是心胸狭窄,所以不如朱仝得人缘。 两名都头到后堂参见了县令,奉了命令,又随着县尉来到“兵案”上,点起百把名马步弓手并士兵,携带武器绳索,等天刚黑,分途出发,约定初更时分在东溪村外观音庵会齐,再定进取的行止。 那朱仝腰悬弓箭,手执大刀,骑马出了东城,人是往东溪村,心里转的却不是捕盗的念头。他与宋江最好,所以不断寻思:晁盖是宋江的结义兄弟,不看僧面看佛面,须如何放他一条生路才好? 心事还未想通,一行十数骑,已经到了观音庵。朱仝吩咐部下,连人带马都隐在庵前树林里,自去敲开庵门,与老尼姑说了,有公事勾当,借她的庵里作个坐处。然后坐在殿前,喝着观音庵里待客的便茶,悄悄为晁盖筹划生路。 到了约定的时间,县尉和雷横带着人一起都到了,三个人坐在长明灯下的蒲团上,商议捉拿晁盖的步骤。 “那晁盖名为‘托塔天王’,武艺惊人,又有几个亡命之徒藏在他庄上。这不是当耍的事,须得想个万全之计。” “朱都头的话最实在。”雷横附和着说,“俗语道得好,‘人急悬梁,狗急跳墙’,这班人并力杀出来,不比普通毛贼——我这口刀也还敌得两三个,只怕走漏了一两个,那时县尉休得怪罪。” 县尉知道这一班人的脾气,未曾办事,先要表功,所以也不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只格外叮嘱:“千万休放走了正犯!拿住了晁盖,本县的公事便可交代,其余的不妨事。倘或知县相公怪罪下来,都在我身上。” “有县尉做主,事情便好做了。”朱仝说道,“晁盖庄上,前后两条路,若是一齐去打他前门,他往后门走了;一齐去打他后门,他奔前面走了。如今须用一条声东击西之计,一头埋伏,一头捉人。县尉道我的话可是吗?” 县尉自然点头称善,刚要说话,雷横抢着开了口:“朱都头这一计好!我们分作两路,我引人去后门埋伏,朱都头便撞开门去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