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9 (第1/2页)
川玉又往前一步,和尘沙惑离得很近了,近到尘沙惑能从那双眼睛里看见一个穿西装,打领带的自己。川玉抬头看着佛兰德斯的天花板,轻声问道:“你还记得空隙的定义是什么吗?” 尘沙惑看着他,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不确定:“《伊利西亚大陆史》里说空隙是现实不能到达的地方……” 川玉抬起一只手,握住另一侧的胳膊,点点头:“空隙是现实世界之外的部分,它们确实不是我创造出来的。我只有一个大脑,我的精力只够创造出一个现实世界。” 听着听着,尘沙惑又觉得很抱歉了:“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是你的读者,你一定很累了。” 川玉笑笑:“我根本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你应该改一改总是担心别人的坏毛病了。我觉得很累的时候就会放弃一些人,一些故事。我放弃过五十九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四十岁的卡夫卡和二十五岁的济慈。很多时候,我觉得又累又无聊,不想再写一些人的故事了,我就会停下来,给他们的故事画上一个黑色的句号。”他张开两只手,手心朝上,给尘沙惑看,“我用这双手为很多人造过坟墓和墓碑,一座又一座,一块又一块,具体有多少人,我记不得,数不清。他心通说我很残忍,其实他没说错什么,我一直都不是神话故事里那种仁慈的神,我不善良,也不心软。” 尘沙惑抬了抬手,想去抚摸川玉的头发,但是那只手在空中僵了一会儿,始终没落下去。他放下手,转了转手腕,说:“你说的那些词语……它们是衡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吗?你在地球时期创造了很多文明,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神话故事。在那些故事里,既有好的神,也有坏的神,我记得希腊神话里的战神阿瑞斯就是坏的,他凶残,冲动,缺乏理性,还有不和女神厄里斯……你不需要强迫自己做最好的那种神吧?” 川玉轻咳了两下,咳完又清清嗓子,问尘沙惑:“你不觉得这是道德层面的问题吗?” 尘沙惑低头看着自己的手,说:“就算你不放弃那些人,他们心里的绝望也会让他们放弃自己,就像哈里博士那样。” “绝望……”川玉叹息着重复了一边这个词语,又说,“你说得没错,确实是绝望撕开了现实,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空隙,但是那种绝望不是诞生在人们心里的。” 他再次看向尘沙惑的眼睛,说:“你研究过人的大脑吗?”看到尘沙惑摇了摇头后,他继续说,“人类不像羚羊一出生就可以站立,也不像蛇一出生就可以捕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早产儿,你明白吧?他们住在母亲的身体里,直到出生的那一刻,大脑都还没有发育完全,这导致了一个不能修复的缺陷。” 尘沙惑沉思道:“那个缺陷就是绝望的摇篮?” 川玉点头说:“婴儿离开母亲的身体,第一次体会到绝望的感觉,就是这种感觉在他们的大脑里留下了一个弱点,一种缺陷。然后有人拿着剪刀把他们身上的脐带剪断了,他们不得不学会自己呼吸,学会一个人面对现实世界。但是现实世界知道他们的弱点在哪里,知道要怎么接近那个缺陷,所以他们的大脑深处会被撕开一道伤口,所以他们大声地哭喊,吵闹。” 尘沙惑忍不住皱眉:“是现实撕裂了每个婴儿的大脑?” 川玉的语气仍然平静:“那道被撕开的伤口就是空隙。” 尘沙惑仍皱着眉:“所以空隙最早出现在人的大脑里?” 川玉微笑着说:“人的大脑并不完美。在每个人长到七岁之前,空隙会在大脑里观察他们。它凝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教导他们,教给他们语言和情感,这些空隙就是那些哲学家们说的‘实在界的创伤’。 “但是从七岁开始,人们会渐渐适应现实世界,渐渐习惯自己的生活,一开始留在他们大脑里的那道伤口会慢慢痊愈,只不过很多记忆也会随着那个空隙一起消失。你听过‘童年失忆症’这个词吗?那是一些精神分析学家为这种现象起的名字,因为他们发现大部分人都记不清七岁以前发生的事情。” “如果出现在婴儿大脑里的空隙消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空隙又是什么?”尘沙惑问,“是谁的绝望?” 川玉说:“是成年人大脑里的绝望。” 尘沙惑犹豫着说:“我们现在看到的空隙……是人类绝望的总和?” 川玉不置一词,只伸手摸了摸口袋,但是什么都没摸到。他看着尘沙惑,问道:“有烟吗?” 尘沙惑从烟盒里抽出一支香烟,川玉立马凑过来,咬住了,一边咳嗽一边说话:“你不打算帮我点燃它吗?” 尘沙惑本来想劝川玉不要抽烟了,因为他今天咳得很厉害,但是喉咙一紧,怎么都说不出口。川玉说过,总是担心别人是一种坏毛病……是的,他刚刚说了这个词,“坏毛病”。尘沙惑从来没有听人说过自己有什么坏毛病,这个词语不是指那些不好的习惯,负面的行为吗?比如逃避责任,欺负弱小,抖腿,或者咬指甲?坏毛病也分很多种,有些坏毛病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有些坏毛病会破坏别人对自己的印象。总是担心别人的坏毛病属于哪一种?它会让自己的身体变得很差,动不动就生病,去医院吗?还是会让自己在川玉心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