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章 文能提笔安天下 (第2/2页)
秋正在听林华英抚琴,听到隋遇能传二里远的叫喊,头疼地掏了掏耳朵。 “爹,你快看大哥的信!” 隋淮秋接过信,看完后脸色一变。他将信递给林华英,转过头对着隋遇教训道:“眼看就要十八了,怎么还是这副冒冒失失的样子。” 要平时隋遇可能还会为自己辩解一番,可是现在他满心都是信上的内容。 “爹,衡哥去漠北了。” “我认识字。” “可是大哥说,皇上只派了三十万大军,并没有供上粮草。” 隋淮秋敛目:“也许日后便会派人送去。”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隋遇一听直接急了,“谁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今年收成这么不好,不在第一时间把军需备足,一旦过冬岂不是更难收粮。而且大哥说,现在朝廷已经开始备粮运往北方赈灾,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给漠北?要是再来个克扣军饷吃回扣的军需官,那还没等开战先饿死了!” 隋遇在屋里子转来转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今年连关中,江南这些地方的收成都锐减,更别提漠北那个地广人稀的地方了。土地贫瘠,又提前入冬,粮食只会更少。” “不行。”隋遇直接扑到隋淮秋面前,刚要开口,就被对方抢了先。 “你想都不要想。” 隋遇一哽,反问道:“爹,你知道我要说什么?” 隋淮秋胡子一抖,气恼道:“废话,你是我儿子,我能不知道你想什么?你不就是想往漠北送粮食吗?” “对啊!”隋遇一喜,撒娇道:“知我者,亲爹也。” “去去去……”隋海秋甩开被隋遇搂住的胳膊,“漠北战局复杂,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那里,哪里是那么好送的。” “我知道,所以我打算亲自去送。” “你说什么?” 这下,连林华英都坐不住了。她把琴放在一边,连同隋淮秋一起围住隋遇,又问了一遍:“你说你要干什么?” “我要亲自去送粮食。”隋遇补充道:“不仅仅是粮食,还有过冬的棉衣,伤药什么的,一块给送过去。” “我的老天爷啊!”林华英捂着胸口直接瘫坐在榻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隋淮秋直接跳了起来,指着隋遇的鼻头嚷道:“你敢!战场上刀剑无眼,你丁点功夫不会,瞎去凑什么热闹!” “谁说我不会,三姐都教我小半年了。她的那个什么刀法,我都学了好几招了。”隋遇把他三姐搬出来,试图来增加自己的武力值。 “你还有脸说!”隋淮秋一脸嫌弃,“学了大半年,马步都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你学的那点三脚猫功夫,都不到一个来回就被别人拿下了!” “我只是想去送粮食,又不是要上战场。那古往今来,都有朝前线捐钱捐物的富绅商人,后面不都是被老百姓津津称道,赞不绝口。而且大哥信上也说,这次送去北方的赈灾物资都是京城与沿途中的官吏富商捐赠的。既然极北捐得,漠北自然也捐得。” 隋淮秋头疼得要命,他一开始就拒绝隋遇捐粮的想法就是为了不让他掺和进来。 漠北的仗,叶栖衡必须赢,而且要赢得漂亮。他隋家虽然避守江南,但其实早已站好了队。 可是,隋怀秋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隋遇竟然想要亲自去漠北。 要知道,战场之上,危险的从来不只有敌人,还有错综复杂的势力纷争。 “遇儿,你要去漠北,就是把爹娘的心放在油上煎,火上烤。你当真忍心,我和你爹日日夜夜为你担惊受怕,寝食难安吗?”林华英语气柔柔,可话的分量却如同千斤之鼎,重重地砸在隋遇的心上。 隋淮秋见隋遇沉默不语,也不忍再逼他,软了声音道:“若只是想运送粮草,又不是不行。我这就将你二哥三姐喊来,咱们一家人商量一下,派最好的镖师一定将物资送到漠北。” 晚上,隋简隋安奉父母之命,给隋遇做思想工作。 隋安拍着胸脯保证:“四弟,威远镖局是江湖第一镖,一定确保将粮草送到雁门关。” 隋简接过话头,“是啊,四弟,二哥保证把物资准备地妥妥当当。这一路上长途跋涉,舟车劳顿的,你哪能受得了?” “而且北方现在大雪封路,更是难行。你自小长在江南,根本想象不到漠北有多冷。”隋安看着自己嫩得仿佛能掐出水的四弟,与父母一样根本舍不得让他去漠北。 “二哥,三姐,你们回去吧,我想一个人静静。”隋遇静静地听完兄姐的劝告,脸上看不出情绪,只是将自己一个人闷在屋子里,也不知道有没有想通。 隋淮秋与林华英守在院子外,见隋简隋安出来,赶忙上前问道:“怎么样?劝下来了吗?” 这对龙凤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拿不准隋遇心中的想法。隋简不确定地说道:“好像,是没有之前那么坚定了。” “那就好那就好。”夫妻俩搓着手各种祷告,从菩萨到老祖,各路神仙通通感谢了一番。 隋简隋安把父母劝回屋后,站在院子门口对视一眼,眼中是一样的担忧。 隋简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不出两日便备好了物资,装了整整十几辆大马车。清早,隋遇站在城外,看着镖局的人护送着物资离开。 他这几日没有再吵着要去漠北,而是乖乖地呆在屋子里练字看书。 次日,隋遇说要回书院,隋淮秋特地留了个心眼,亲自把隋遇送回了书院。确保小儿子进了书院的大门,才离开。 回到自己的房间,隋遇站在屋子中央环顾四周。这里的一切,都维持着叶栖衡离开前的模样。就连他走之前看的那本书,也一直翻开到看的那一页,静静地放在桌子上。 整个书院因为放假,所有的学生都回了家。外面静得可怕,隋遇深吸一口气,走到床前从枕头下拿出那柄白玉折扇。背着来时的行囊去了马厩,牵出飞雪。 “怪不得古人说,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一道熟悉的声音从隋遇身后响起,吓得他蓦地收紧缰绳。转过身,梁夫子正站在他身后,静静地看着他。 1 也许是病还未好透,所以脸色还有些苍白。 “不告而取谓之窃,我可算不上偷。”隋遇收起脸上的笑,站直身子恭敬地向梁丘山俯身作辑。 “学生隋遇,感念夫子三年来的谆谆教诲。初入书院,多有顽劣之举,夫子雅量不与我计较。三年之间,所学甚多。铭感五内,此生不忘。” 梁丘山拢了拢身上的外袍,转过身去不再看隋遇。“日子长着呢,少说什么此生不忘。今日,我只是一个人来马厩散散步,谁也没看到,谁也没遇到。” 说完,便缓缓离开了这里,只留下一个寂寥的背影。 隋遇嘴巴张了张,最后还是没有再说什么。他翻身上马,吹了声口哨。未几,一只半米长的褐色蜂鹰闻讯飞来,落在隋遇的肩膀上。 “走吧,带你去漠北看看。” 一声嘹亮的鹰唳惊空遏云,震起林中飞鸟阵阵。 官道上,一人,一马,一鹰,踏着东升的曦光,飞驰而过,赶往漠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