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 谈判成功! (第1/1页)
赢家是银行! 但是银行就很轻松吗? 他记得二十年后,银行也卷得不行! 所以,这钱去哪了? 周阳认为,这钱都是无意义的空转, 房地产市场本身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房子本身除了有居住的属性,还有金融属性。 一个资产有这两个属性,那距离泡沫也就不远了。 “那你觉得房价如果继续猛涨,该怎么解决?” 宋世君又问道。 “怎么解决?其实大概的办法就是不解决,一旦房价涨上去之后,就不能继续下跌,一旦下跌银行系统可能就要崩溃了,未来的处理方式就是维持稳定,让通胀慢慢的侵蚀房价!但这意味着,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普通百姓可能买不起房子!” 周阳十分清楚,房价在2020年前后达到了高点,然后在2035年之前,都是在这个高点。 随着2035年之后,老龄化达到了巅峰,房价一下子下跌了将近40%。 这时候的年轻人也不买房子,就是租房子住,因为租房子租一辈子的价格只有一套房子达到三分之一的价值不到,而且住的还是好房子。 当然,也不是因为老龄化一个原因,2025年之后房产税开征,其实房地产就开始不行了,加上2030年之后一大批75后退休,一批60后的婴儿潮去世,多种因素叠加,造成房价短时间内快速下跌。 当年,聪明人早就抛售了大量的房产,但是大部分人还是觉得房子能带来安全感。 最后,亏死了也是这群人。 “确实,只能这样!不早了,回去吧,明天早上来我这里集合!” 宋世君也觉得现在的房价已经就有失控的趋势,但是房价上涨带来的短期好处是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都无法拒绝的,因为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和导师在外面逛了一圈之后便各自回去了。 ....... 第二天一大早,周阳早早的起床吃饭,给导师发了信息之后,就去导师所在的宾馆。 到了宾馆,周阳就和导师打车去了高铁的设计研究院。 因为导师提前沟通好了,所以直接就到了院长的办公室。 “老学长!” 宋世君见到这位研究院的院长孙天明,主动问好。 “哎呀,宋校长,早就听闻过你的大名,只是没想到我们还是同校校友!” 孙天明和导师都是80年代初的高考生,那时候的高考恢复没两年,两人确实是在一个学校毕业的,只是不在一个系,相互并不认识。 这也是在双方走上高位之后,才逐渐的知道了对方的存在。 “哈哈,孙院长您可是我们学校的杰出校友,我们那一届的可都是知道到你的!” 宋世君和孙天明寒暄了好一会,这时候孙天明问道:“这位就是你的那位得意弟子吧!” 孙天明虽然是从事科研的,但也知道最近国内发生的一些大事,比如农业税的取消就是这人一手推动的。 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所以对这个农业税没有任何好感的,现在提议取消,他是一万个赞同。 目前,不少省份都参与试点取消了,未来全部取消也只是时间问题。 “哈哈,他确实是我带的学生,今天来找你,也是想为宜城做点事!周阳你给院长说说你的想法!” 宋世君可真的是一步步拉着周阳,这让周阳感动,同时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孙院长,早就听闻您是我国交通领域的泰斗,这次来首都,也是想看看,咱们研究院下属的设计以及制造公司能不能设立在我们宜城紫云开发区!” “泰斗不敢当,只是我们的科研人员大多在首都安家了,如果让公司搬过去,估计没人愿意,我我们也不好强迫人家吧!” 孙天明如此说,周阳其实早就有所准备。 “首先,如果是院士级别的人才,我们直接给一套不低于150平米的住房,并且也会给与一百万元的生活补贴,一百万元的科研启动资金,以及公车待遇。 我们宜城是非常欢迎科研人员,并且对他们也会给予物质上的帮扶,我们开发区愿意为来宜就业的科研人员给予住房以及生活补贴,博士人才到了咱们开发区,会直接提供一套不低于80平的住房,并且给与五万元的生活补贴, 如果是硕士科研人才,我们也愿意一次性给予十万元的购房补贴, 其他重点大学本科科研人才,我们愿意给与三万元的购房补贴!” 周阳说完,孙天明院长也是眉头一挑,这个补贴力度可不小,如果他没有做到院长的级别,他估计会心动,可以说,只要是没有在首都安家的,基本都会愿意吧。 现在首都一套房子的价格在四五十万,而宜城估计只有一半,在提供这么多补贴的情况下,生活不成问题。 “你们给的好多啊!” 孙天明院长笑着说道。 “我们宜城是带着诚意来的,而且我们也不要求公司或者研究院整体搬迁,只需要在我们宜城建立分支机构即可,只要贵院人才愿意来宜城发展,我所做出的承诺都能兑现!” 这次来首都,市县都给了支持,这些政策待遇都是商量好的,所以兑现并不是问题。 “好,你们的诚意到了,我也不藏着掖着,我同意设立分支机构,但是具体去多少人,我无法保证,不过你需要将你们市县盖章的政策待遇给我公示,这应该能理解吧?” “这个当然是的,这是宜城市县两级政府盖章的文件,您看看!” 周阳拿出文件,证明所言非虚。 “好,废话也不多说了,宜城有诚意,我们不能没有!我和科技部的领导沟通一下,没问题的话就设立分支机构了!” 孙天明院长说道。 “那就太感谢了,宜城正处在经济告诉发展时期,同时宜城嫡出交通要塞,未来也肯定是商业经济中心,迫切的需要高铁等便民公共服务产品,为人民创造美好的生活!” “呵呵,你有这个觉悟不错,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对于建造高铁还在犹豫呢!” 孙天明觉得宜城的诚意和眼光都不错,高铁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他们正在突破,未来肯定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建造高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