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青梅绕 (第2/3页)
王遗风不知怎么想的,脱口而出的却是这个好久没用过的假名。 他近一年来多来往于七秀坊、长歌门这种风雅之地,因风流不羁、气度非凡而小有名气。按理来说,报个真名也没什么,可偏偏很少见的嘴比脑子快,等王遗风反应过来,对面的陶父已经说:“严公子可有什么事?” “在下想前往长安,却虑及夜间有猛兽出没,所以准备歇一晚再走。但在这里逛了一圈,却没见着客栈,不知能否在贵府借宿一晚?”王遗风对陶父说。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他们镇上确实也没有客栈,往常的行客都是在农家借宿,给少许银钱就好。王遗风说话彬彬有礼,长得又是一副翩翩公子的无害模样,陶父也信了他“游学士子”的说辞,打开院门:“贵府称不上,但寒舍留公子住一晚还是可以的,只望公子不嫌弃才好。” “哪里,得遇收留,已经十分感激。”王遗风向他道谢,随他走进家里。 这个家和王遗风设想的倒是十分相像,看起来没什么钱,家具、物件都用旧了,但整个室内十分整洁、打理得井井有条,连个蜘蛛网都没有,就连窗户纸上的破洞都被仔细糊上。这夫妻二人都是勤快、讲究的人,这点十分合王遗风心意,心里盘算着要给多少钱才合适。 但当他提问给钱多少的时候,陶父却拒绝了:“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严公子来者是客,我们只是借了一张床给你睡,哪有要收钱的道理?” 世人庸俗,总免不得为这几钱银子大打出手,这人却不收,王遗风颇感意外,但还是坚持要给:“陶先生,严某虽是借宿,也会用你家的茶水。即使水不要钱,但把水挑回来也是辛苦,所以这银钱无论如何,都请陶先生受下。” 两人推拒几次,陶父实在说不过王遗风,最后还是收了他二十文。这是一个极少的数字,但这个钱给出去,王遗风安心,陶父收着也没什么压力。 银钱的事情谈好,王遗风才落座。 饭菜已经收了,陶母问他要不要吃饭,自己再给他做一点,王遗风只摇头,说自己带了干粮,给点水就好。陶母便架上柴火现烧水,掰了一点陶父的茶叶,给他泡了一壶茶上来。 陶母忙活的时候,王遗风看到之前见过的那个小男儿就坐在饭桌子对面,拿着白天没看完的《诗》正在灯下专注读着。 想起他白天对着那小女孩念“桃之夭夭”,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心。 王遗风顿时起了逗弄他的心思:“小孩儿,你读得懂《诗》?” “读过的,就懂。”陶寒亭答,“即使不懂,也会一直读,读到懂为止。” “小小年纪便这么努力,想考功名?”王遗风又问。 “当然是要考功名的。”陶寒亭放下书,看着他说:“因为我要做好官,保护百姓!” 小孩儿的眼神单纯又亮晶晶,是未涉世事的干净和坦率。 那样的眼神极其少见,忽然就让王遗风想到了一年前那番奇遇,还有那个让自己略生绮念、最后还是放过的人。 谢渊。 一年过去,他和谢渊不曾相遇,也没有在江湖人口中听到过那个小参将的消息。 的确,区区一个天策参将而已,这样的小角色江湖上一抓一大把,又有谁会提起他呢? 也不知一年光阴,是否把那小参将的锐气磨掉些许。若是那样的话……可惜。 陶父也来桌边坐下,王遗风压下心中念想,正想问问这镇上离长安还有多远,却又听到了院门外有人在喊:“陶书生,您在家吗?” “像是里正。”陶父又站起来,“严公子且坐着,我去看看里正上门所为何事。” 陶父走出去,和里正压低声音交谈。王遗风内力深厚,听得也分外明白。 原来这里正来,是告诉陶父,县里前些日子出了一起大案,一个男子残忍将妻子杀害,目前证据确凿,按律当送往长安处斩。可这男子家里经商,颇有积蓄,正在上下打点,将那男子的罪行压下,只说是失手,这样便可轻判。 陶父一听,明显动了怒:“岂有此理,轻飘飘便让一条人命的事情盖过去,这些人将国法当成什么样子?” 里正也连连点头:“是啊!且那女子的父亲,还是我们乡里的乡亲,这唯一的女儿殒命在夫婿之手,老父老母在家哭得不成人样!我实在不忍心,所以来请你帮忙,明儿可否和我等乡亲一起去县里,为这女儿争上一争,替这可怜父母讨个公道?” 陶父当即答应下来,又和里正问了些案件细节,送走他,回了屋里。 王遗风见他眉头紧锁,对刚才的事故作不知,问道:“陶先生,里正来所为何事?” 陶父叹一口气,将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对王遗风说了,又道:“这等商贾人家,仗着有点钱就敢藐视国法,鱼rou百姓,我必将给乡亲争到公平!” 公平不公平的,王遗风见过太多世间的不平之事,对这倒不太上心。他更想知道的是,这陶书生是否真的心口如一,是否这一家真的为世间少有之诚实、守信的人。 王遗风便朝陶父说:“这等官商勾结之事,在下也颇为不齿。若不嫌弃,明日我便和你们一起去县里,看看这些人到底如何下作,害了人家的女儿还不够,还不肯偿命!” 陶父看王遗风必是饱学之士,明日有他在场,自己和乡亲的胜算再多两分,当即答应下来。 此去县里路途不短,两人和乡亲们丑时末便起身,赶了几个时辰的路,方才走到。 不出王遗风所料,这县令提前收了那男子家里的钱,早早闭了县衙大门,谁来都不见。 不能硬闯,十几位乡亲纷纷在商量该如何是好。 王遗风对陶父说:“想不到离长安如此之近的地方,天子脚下,还有这等胆大妄为之官,真不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