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陵 (第1/3页)
致海因里希: 嘿小子,你们好吗?邮寄的物品收到了吗?我已收到你们的信,你的母亲跟我抱怨说你最终还是选择了军校,对此我只想说,只要你自己认为这是对的,那就去做,也许,为国奉献注定是我们家族逃不开的宿命。但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我都会为你感到骄傲,你是个优秀的孩子,一直都是,我对你完全的信任。但你可别因此抱怨你的母亲发牢SaO,她就是个Ai发牢SaO的nV孩,你长大了,我不在,我请求你一定帮忙照顾好我的老婆,好吗?帮我多看着她点儿,因为她总咋咋唬唬实在令人放心不下。 如果你想知道我的状况,我只想说,我在这很好,好极了。虽然在食物上还有些不习惯,金陵的人Ai吃甜,这实在不是我的口味,不过这能选择的品种很多,我想中国人在烹饪方面简直是天才,他们能把同一样食材变幻出千万种花样,如果你有机会到这,我一定要你尝尝小笼包的滋味儿,那里边的汤汁浓香的能回味一个晚上。总而言之,你们无需为我担忧,国民政府对顾问团给予了非常丰厚的优待,在这里我们能领到b柏林丰厚几倍的工资,也赢得了他们的认可和尊重,总而言之我们合作的很顺利。虽然这份工作使得我们付出了无法团聚的代价,但起码,我们的物质生活又能回到从前。我想与国民政府的合作对于德国经济复苏也有很大的益处,起码我们还能有机会发展和进步,不至于在军事技术方面出现断层,不至于被凡尔赛条约压制的没有一丝发展空间。况且,我们还能因此而获得中国的能源支持,我想,德国会好的,尽管目前的状况糟糕透顶,但我相信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你该为我们感到骄傲海因里希。知道吗,在大家的努力下,第一批国民革命军已经初步建立起来,哈,你也可以称他们为第一批中国的德械师,因为他们完全采取的是德国的军队模式。事实证明,只要有正确的领导方式,就算条件欠缺,我们依然可以建立起一支优秀的部队,看着他们越来越有模样,我的心里很难不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骄傲,我想这也是我来到中国最大的意义,在这里,我找回了自己的用武之处,没有b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更幸福的事情。 我不知道我们与中方的合同会在何时结束,但无论我身处何地,心里都无不挂念你们。德国的经济不景气,就连你母亲的学校也难照常发工资了,我不想因为这些而让她为生活而苦恼,所以请你们放心大胆的支配我的工资,也不要因为节省而削减佣人。如果有机会,我一定找机会邀请你们到金陵好好游玩一番。 珍重,保重。 ————你的父亲霍布里希。 1930年夏,玛丽珍号在无边无际的海上漂泊半月有余后,终于望到了远方的大陆。 甲板风大,海风卷着咸涩扑面而来,海因里希为身边的nV人拢紧披肩道, “母亲,快到了,我们该先去拿好行李。” 汉娜指着不远处的码头,那处密密集集全是人流,像一个巨大的蚂蚁窝。 “瞧,那就是南京,那是南京!上帝,我们竟然真的到了南京,霍布里希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的老婆孩子马上就要跟他站在同一座城市!他会吓Si,哈哈,我保证!” “b起他我觉得您似乎才是更激动那个。” “我们跨越了半个地球亲Ai的!这可是亚洲、中国!是那个满地都是h金的国家!” “那都是书上骗人的,哥l布也曾说北美洲遍地金子,您瞧他找到了吗?” “胡说,你的外祖父可是在中国待了十几年,他说的会有假吗?我们家的仓库现在还放着个中国来的珐琅瓷瓶呢!” “外祖父早去见上帝了汉娜nV士。” “噢闭嘴海因里希!你这个扫兴的家伙!” “……” 嗡—— 船身一点点地靠岸,海因里希护着身边的nV人于漫长的队伍中等候,往下看,眼前人声鼎沸,人流杂乱无章。有打着赤膊被晒的哧溜黑的汉子在喊着口号拉绳,也有打扮JiNg细的西装革履,还有赤脚的小孩脖子上挂个木箱,里面摆着整齐的香烟盒。当然,也有个别跟他们一样,典型的外来客。他们走下去,真正踏上了这片陆地。身边人或急或缓的穿梭着,并交叉着此起彼伏的声音。 海因里希带着母亲好不容易挤出去,不远处有个人朝他们挥手,汉娜踮起脚,激动的挥动手臂。那人跑过来,给他们一人一个热情的拥抱。 “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南京!” “奥托!奥托!!”汉娜快乐的叫喊起来。 奥托·马克思,霍布里希的老相识,服务于德国西门子军火公司。随着中德双方的军火贸易越发密切,他成了公司的外派员之一,在霍布里希到来不久后也踏上了异乡的土地。 “噢我的老天,这可太多人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他们说的我可一句听不懂我的朋友……” “哈哈,这是这儿的常态,你得适应nV士~”他转而望向旁边,惊叹,“上帝,海因里希?好家伙!才多久没见,你的马克思叔叔就变得需要仰视你了!” 海因里希微微一笑, “谢谢,也许以后会仰视的更辛苦,马克思叔叔。” “……嗬!” ————————————————————— 码头旁边还有一个火车站,有绿皮车从远处缓缓而来,吭哧的声音随着他们走远变得越来越小。入口处一辆小轿车静静停在那,他们放好行李上了车,车子驶离港口,钻入主g道的人流中。 汉娜根本停不下来,一会儿是询问他们在这里的生活,一会儿是她沿街刚看到的某某新奇,可怜的奥托压根没有任何歇息的机会。海因里希安静望向窗外,外头的世界让他产生一种光怪陆离的不现实感。小贩、人拉车、街边摊子、瓦片房,还有穿着名叫旗袍的东方nV人和他从未看过的各种玩意,眼前一切完全不同于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信纸中的只言片语在此刻幻化成真实的画面,让人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