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成为绘师的我与鴫田庄的亡灵_译有物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译有物件 (第2/3页)

R西日本东西线的「鴫野站」步行约十到二十分钟,位於寝屋川河畔。沿着河畔向东走,便能看到有一座醒目的水门,控制着寝屋川与城北川的水流量;而从横跨水门的桥梁被称为「古堤桥」判断,这段贴着寝屋川的河畔就是所谓的「古堤」吧。

    物件名称为「SGTCasa」。

    看起来是很时髦的名字,不过稍微想一下,「SGT」指的应该是物件的所在地:Shi-Gi-Ta,「鴫田」吧。地址的番地上也确实写着「大阪市城东区鴫田东一町目」。

    至於为何是「Casa」……似乎大阪到处都是以这种词汇给物件取名。

    就好像台湾的新建案动不动就用「横滨」、「银座」、「轻井泽」之类的日本地名,显得b较高级似地。

    不过对於「SGTCasa」,从租金来看就不用期望能有多高级:

    月租两万日圆。免礼金。含水费。无网路。

    我来日本之後办的sim卡本来就含网路,所以有没有网路都无所谓。免礼金又含水费,只需要两万日圆……不禁让我在房仲事务所多问了业务员一句:

    「那个,不好意思,所以这间屋子的译有是什麽缘故呢?」

    由於忙於上课跟打工,能凑出时间到房仲事务所已经是极限了,实在没空到「SGTCasa」现场看屋。

    而光从平板电脑上呈现的地图、平面图,以及房屋外观与内部陈设的照片,实在看不出有什麽特别之处。

    确实,内部空间只有九叠……大概不到五坪,是稍微有些狭小,卫浴设备、洗衣机跟厨房都塞在一起,但考虑到房间本身是和室的设计,不用放置床舖,而且还有一个面向寝屋川的晾衣yAn台,可以让正北方的yAn光洒入屋内,似乎条件都不错……

    然而月租只要两万日圆环境保护费另计,含税五百五十日圆,不用礼金也不需要仲介费,到底是怎样的「译有」才会有如此优惠的开价?

    听到我的询问,对方也只是挂着日本式的营业微笑回答:

    「确实会有这样的疑问呢。不用担心,仅仅只是因为屋子外观有些陈旧,并且附近住宅区的住户b较少……不过物件旁边就是警察宿舍,所以治安方面绝对没有问题。另外就是因为位於河畔,偶尔早晨会有牵引货物的小船通过,有些顾客对此b较在意──但物件本身是没有问题的。」

    「……原来如此,我知道了。」

    虽然不晓得货船通过的噪音有多大,但至少肯定b通宵达旦的烧烤店好上不少。

    「那麽,如果林样满意的话,还麻烦林样在此签字盖章。今天就可以入住了。」

    对方用掌心把我的目光从平板电脑带到一旁的纸本说明书与契约书上。

    「诶?今天?那房租也是从今天开始算吗?」

    「关於这部分请别担心,租金一样是从月初开始计算的,只是物件本身现在是空房,因此倘若林样急於搬迁的话,只要签约之後随时都可以入住。考虑到林样的需求,这样的安排不知是否妥当?」

    「……是……这样啊。」

    毕竟早先都是用电话连络,连实际到现场看屋的时间都凑不出来,所以对方才会尽快帮我安排入住……吧?

    「是的。那个……请问还有什麽疑虑吗?」

    看着业务小姐以温柔的语调,用着漂亮的敬语,轻蹙着眉头一脸担忧的模样,感觉继续追问下去反而有些失礼──

    尽管才刚踏上这片土地没多久,但自己的心态似乎已经逐渐被日本人同化了。

    倒不如说──虽然是第一次来日本留学,但从入境的那一刻开始就一直有种莫名的怀旧感。

    ……也许是以前看的日剧跟日本动漫太多了吧。

    办理完手续後,当天在事务所的现场就拿到了钥匙:大阪市城东区鴫田东一町目「SGTCasa」203号室。

    现在想来,即使在台湾国内,租屋手续都不可能这麽随便,即使都说大阪是相对大而化之、有别於日本其他地区不会那麽Si板固执,对於跟「钱」相关的事,那可是锱铢必较,怎麽会如此简单就完成签约,而且还当场就给了我住所的钥匙──我可是从来就没到现场看过啊!

    但当时真的是被经济压力、阔别三年又重回到必须乖乖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学生生活,以及纵使在台湾通过日本语检定,但对於大阪方言几乎听不懂以至於不仅学业进度落後,连日常生活都G0u通不良──最主要的还是在於刚抵达日本,在异国初来乍到时的不知所措等等冲昏了头,根本没有余裕思考那麽多。

    匆匆从原本的租屋处办理退房,把两大行李箱的私人物品暂时寄放到车站的寄物柜,然後赶忙到原本租屋处的区役所办理迁出、到城东区的区役所办理迁入,并且在出出入国在留管理局下班前把一整套更换居住地、更新在留卡资料等等全部办妥;我能够请假的时间就只有一天。

    当时周一、周二、周四到周六要上课,周三跟周日则安排了在居酒屋的打工,所以只能在周三跟居酒屋请假搬家。

    幸好,毕竟才刚来日本两个多月,我全身上下的私人物品,跟从台湾出发到日本时没差多少,一样是装满两个大行李箱就足够。

    然而等我办理完这些手续、到车站拿回行李并搭JR西日本东西线前往「鴫野站」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更糟糕的是,因为从来没有到现场看过,所以刚出站就迷了路;同样叫作「鴫野站」,但JR西日本东西线的「鴫野站」,跟大阪市营地下铁的「鴫野站」并不在同一个地点:两者相差了三分钟不到的路程。

    因为日本有私营跟公营等不同公司经营的铁路,而且建设时间从明治时代横跨到现在的2015年,所以就算同一个地点有两条铁路交会,往往不可能在同一栋建筑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