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节 (第2/2页)
阵刺痛,像针在扎。 饭桌上的人,对于苗小青离家回学校的事,所有人都是口径一致地夸赞,尤其是苗小青的小姨,“也就是高考那年生病失利了,这不又回到了她该在的位置。”说完看了苗太太一眼,对客人说,“你们不知道,我这个jiejie,对女儿真是尽心尽力地培养。二十多年没跟我们出去逛过街,喝过茶,青青吃的用的一定要她亲自过手才放心。学习上更是用心,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她到处找来卷子,自己做了一遍,筛选出一些不错的题,重新打印装订了给青青做。还有英语,以前找个外教不容易,我姐还能找到好些个,一个个面试,才找出一个满意的,每周末跟青青一对一的练习口语——” 贺乾勇眼睛瞪得圆圆的,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儿子,眼里那常年累月的责怪和不满顿时消去,低声喃咕了一句:“原来学习好是这么来的?还以为——” 话没说完,被年轻妻子轻轻踢了一脚,他闭上嘴,憨厚地笑了笑。 苗伟峻从女儿走后,一直都沉着脸,这时却开口了,“从前有父母靠,现在她靠的就是自己了。” 众人听着都以为是一句顺口接话的谦词,只有苗太太抬起眼皮,阴沉地看了他一眼。 她一直不说话,苗伟峻也若无其事地吃饭,气氛越来越尴尬。大家都放下筷子,纷纷告辞。 一走出苗家,贺乾勇就问贺晖,“怎么回事?” 贺晖猜到原因,但他不肯说出来,只摇了摇头,“我不清楚。” “你跟人家出去了一趟,回来人就跑了,还不清楚?”贺乾勇说。 贺晖掏出烟点上,透过烟雾看向湖边,今天这一出,让他意识到,起手他就走错了棋。一路布局,终于拿住了王后,这才发现他拿住的不是筹码,而是颗必输的子。 他的心情糟透了。 年轻继母见他抽烟,忙捂住儿子的鼻子,小步跑到车上躲起来。 贺乾勇干脆也点了支烟,两人站在车旁吞云吐雾,没人在意车里那张嫌恶的脸。 “我看你没什么希望,”贺乾勇说,“人家是博士,她说话你听得懂吗?话都听不懂还怎么结婚生娃过日子?” 贺晖烦躁地掐灭烟,随即又想到,现在的情况,总比一开始不得其门而入的好。 贺乾勇看他那一脸的执着,气怒道:“你怎么学习工作没这劲头?我丑话说在前头,他们家我再不来了。苗伟峻那个人,我看到他就难受。” 说完他也掐灭烟头上车了。 一上车,年轻的妻子说:“你现在信了,优秀的孩子都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当时我要去美国生,你不同意。如果是美籍,读国际学校,哪有那么大压力,考不上藤校,考清华北大总是容易的吧。” 贺乾勇眼睛一瞪,“考上清华北大了之后呢?一个美国人怎么在中国找工作?头发长,见识短!” 年轻妻子立刻叫起来,“你的儿子为什么还要找工作?” 贺乾勇扫她一眼,“生他之前老子就跟你说清楚了,该签的你也签了,分红有,别的就不要争了。公司不是老子一个人的,阿晖的mama有一半,你给我记牢了。” 年轻妻子死咬着唇,愤恨地望着他。 贺乾勇毫不在意地转过头,放下车窗,头伸出去对站在车外的贺晖骂道:“还不赶紧给老子上车!” 苗小青订了下午五点的航班,登机后三个小时,飞机落地。 她走出机场,排队等出租车的时候,第一次感受到了北风的刺骨,像刀尖刮着脸颊。她只穿了件大衣,根本抵御不住零下十几二十度的严寒,站了几分钟,只觉得前胸后背都凉透了。 好在出租车很快就排到了,她上车把地址给司机看,司机呆了半晌,才说:“我是跑市内的。” “不跑长途?”苗小青去拉门把手要下车。 “等等,”司机说,“800,过路费算我的。” 苗小青又坐回去,“走吧。” 车开出机场,苗小青新奇地望着沿途粗犷的大型雪雕,彩色灯光的映照下,白色的庞然巨物沉默地散出发威严。 很快出租车就开上了高速,两旁是黑夜下白茫茫的平原,无尽地延伸到漆黑中。 两个半小时的车程,苗小青靠着车窗,迫切地想进入睡眠状态。然而往常一上车就睡的她,此时却怎么都睡不着了。 出租车又开了一段,连路灯都没了,窗外黑漆漆的,除了雪什么都看不见。 大概司机开车也很无聊,开始跟她聊天,介绍她要去的那个城市。 “原来是个资源城市,很多国企,煤矿都快挖到地心,出了好几起矿难,后来煤也挖不出来,十几万人都下岗了。” 苗小青想到程然说的他父母都是下岗职工,于是问道:“那他们生活不是很困难?” “是啊,小城市嘛,人口流出多,流入少,没什么就业机会。” 苗小青一时没接话。 司机又接着说:“光是失业还没什么,心理上受不了那个落差啊。以前国企职工多体面,亲戚朋友都羡慕,说失业就失业了,过得还不如原来羡慕他们的人……” 司机连篇累牍地叙述起了下岗工人的生活写照,交不起供暖费,蹭邻居的暖气;出摊儿的怕被熟人认出来,用帽子围巾遮得只剩双眼睛;冬夏寒暑都在打零工;冬天蔬菜贵,只吃白菜和土豆…… 苗小青不敢相信这是程然家的真实生活,从他身上看不到一丝自卑和畏缩,反而有着任何情况下都能淡然自处的强大自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