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14 (第4/7页)
的青丝拂在他的胸口,他的容貌依旧年轻,额间是已扭成阴鱼模样的太极朱砂,只有闭眼后脸上温和的表情,与年老时无甚差异。 他又做梦了,这一次,他没有梦见十六岁的李忘生的死亡,却梦见了老年李忘生的死亡。 他在幻境中看见的那座大殿应当就是烛龙殿了,黑暗中,谢云流愤怒地拽紧了拳头,他绝不甘心于那样的结局,李忘生怎可与他再无关系,李忘生怎可扔下他一人活在世间。李忘生休想,他绝不同意! 李忘生睡得浅,谢云流一醒,他也醒了,一抬头便对上了谢云流的灼灼目光,黑暗中,那双如寒星般的眼睛却亮得烫人。 “忘生,与师兄结为道侣,可好?” 温柔低沉的嗓音让李忘生一颤,搭在谢云流肩上的手不自觉拽紧了对方的衣襟,这事来得有些突然,他应该禀告师父,师父若是同意,他自然愿意和谢云流结为道侣,可眼下…… 见他犹豫,谢云流又温言诱哄道:“我们已生米煮成熟饭,师兄不过要你一个口头的许诺,这般为难你么?” “师兄……忘生自是愿意的……” 1 这次总没那迷心蛊作祟了罢,谢云流想着,翻身将李忘生压在了身下。 备注:关于老谢建刀宗的时间线,作者根据写文需要修改为:老谢回中原-剑帖事件、名剑大会-与一刀流决裂并带部分追随者建立刀宗刀宗雏形,此时类似组织状态-宫中神武遗迹,洛风死,静虚一脉出走-纯阳门派事件-正式在舟山建立刀宗-烛龙殿-此后按老谢个人官方时间线走。 剑帖事件、宫中事件、门派事件、烛龙殿事件除了时间线被我魔改,其余均按出刀宗前的官方设定。 12 双修之后,谢云流的内伤比想象中痊愈得更快,李忘生体内平稳温和的内息与自己的功体融合,似乎连带着抚平了自己内心的燥郁。 李忘生醒得早,一早便习惯性地盘腿打坐了,谢云流翘着腿躺在床上,仔细回忆起了那个梦。梦里线索太少,除去李忘生的死,如今他记得最清楚的事,莫过于周围的人唤他“宗主”,梦中的他终此一生,都未回纯阳,而是成了刀宗的宗主,刀宗的选址更是在和纯阳离着十万八千里的舟山。回到华山后,所见皆是陌生的面孔,有一独臂的道士对他仇恨颇深,他甫一上华山,那独臂道士便对他破口大骂,更是不自量力地举剑便砍,但最终被一坤道劝下,那坤道便是李忘生先前提到的师父新收的师妹么?上官博玉没有出来见自己,洛风也不见人影。 思及此,谢云流问道:“风儿还好么?” 正在打坐的李忘生回道:“风儿一切都好,就是心结未解,每日只顾发奋练剑,忘生颇有些担心他的身体,还好师兄你回来了,恐怕只有你才劝得动他。” “博玉呢?” “博玉师弟依旧不爱练剑,却对丹道造诣颇深,恐怕忘生也不及他。” 1 谢云流听了,又问:“刀宗是什么门派?” “忘生未曾听过此门派,”李忘生有些诧异,“但江湖上门派林立,忘生可以去打听打听,师兄怎忽地问起这个?” “我随口问问罢了,师弟不必放在心上。” 谢云流暗想,看来刀宗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但门派的大殿和演武场都颇为气派,恐怕是此后几十年内发展迅猛,但一想到自己站在那大殿内,头顶天光一线,忽然有些恍惚,这便是自己一生的终点么? 舟山与华山相隔得那么远,他与李忘生似乎离得更远,对方连死讯也未告诉他,难道在李忘生的眼里,他早已是陌路人了吗? 谢云流忽然很想问李忘生,若他不回纯阳,他依旧愿意与他结为道侣吗?但看见眼前的道子一脸平静的模样,只得把此等心酸猜疑尽数吞下。 还有那封剑帖,为何在梦里也将剑帖的来龙去脉记得这么清楚,第四次名剑大会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完好的剑帖再次被他斩断,随后他便发现了李忘生的尸体,先前他已翻遍了华山,连华山深涧都去找过,怎会独独落下火石洞? “师兄?”李忘生的呼唤让他回了神,对方显然看出他有心事,“究竟是什么让你如此烦心?真的半个字也不愿和我说吗?” “哼,我不过做了个梦罢了。” 谢云流心道,定是迷心蛊的影响还未消除。他向来痛恨命定一说,便是师父告诉他你命中合该如此,他也不会照做,更不要说一个不知真假的梦了。现在他已与李忘生结为道侣,身为李忘生命劫的醉蛛老贼也被他杀了,剩下的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他也定会护得师弟周全。 于是谢云流笑道:“我梦见你老了的模样。” “你呀~为老不尊,都成老头子了也爱往师兄身上贴。” 李忘生看出谢云流在逗他,但也看出对方心情稍霁,被谢云流一番话惹得脸色微红,又不想理他了,便继续闭目背经。 天色渐亮,两人已耽误了许多时日,想到去杭州的路途,只得加快脚程,一路无甚风雨,很快就到了洛阳地界。洛阳又有“东都”之称,此处是天策府驻军之处,洛阳城外更是驻扎了各各大大小小的兵营,神策军和天策军两股势力一直在暗中较劲。 谢云流先前在长安独自行动,自是没人注意到他,但李忘生在江湖已小有名气,额间那点朱砂又是让人过目不忘,他与李忘生再一同行动,必定会引来旁人注意,他需得乔装打扮一番。 “洛阳城内我不便与你同行,我先行一步,等会再来找你。” “师兄万事小心。” 谢云流不以为意地挥了挥手,与李忘生暂别,李忘生看着他的背影,心中却不是滋味。看来他还是应当将此事告诉师父,师父与当今圣上关系交好,从中周旋,定能为师兄正名,师兄今后再不用过这东躲西藏的生活。 进城后,李忘生来到纯阳的联络处,写信告诉师父了谢云流归来的事,他又想到谢云流种种古怪行为,总觉得有未解心结,便又细细说了和谢云流重逢以来的遭遇,但省去了自己被他打伤、和他私下结为道侣的事。李忘生又问了在洛阳活动的纯阳弟子,皆说没有听说过刀宗,他心觉古怪,一并写在了信中。 选了一只最稳妥的信鸽,李忘生刚把信绑在鸽子腿上,肩头却被人一拍,他兀地心里一沉,回头一看,却是一个身着天策银甲红袍、面容舒朗的少年人。 2 “李道长,好久不见,寄信呢?” 来人是天策府的李承恩,也是此次名剑大会的参会人之一。纯阳宫被定为国教后,少不得和朝廷势力有所来往,李忘生先前几次去过天策府,认识了李承恩,李承恩虽然年少,但也是少年老成的沉稳性格,武艺不凡,年纪轻轻已被封了将军,各方皆看好他能成为下一任的天策府统领。 虽与李承恩是朋友,但天策一门忠君爱国,若被他知道谢云流回到中原,定然是铁面无私,要把谢云流这个逆党捉拿归案,李忘生不动声色拍飞了信鸽,才与李承恩寒暄。 “李将军,久见了。贫道刚到洛阳,给家师报个平安。” “李道长也是去藏剑山庄才顺路来到洛阳吧,正好某也要前往,不如结伴同行?” 天策府的将士就是这般耿直,李忘生只得道:“贫道还有其它事要办,怕是不方便。” “道长不方便就算了,但让某尽地主之谊,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