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穿成女配闺蜜_六零穿成女配闺蜜 第6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零穿成女配闺蜜 第61节 (第2/3页)

她的确还没挑过水。当姑娘的时候,在娘家有哥哥们挑水。嫁人之后有丈夫挑水,等儿子长大之后,由儿子挑水。就算现在分家了,可是柯父老当益壮的,挑个水一点问题都没有。所以,柯母这些年着实过的好。其实对她来说,最苦的日子还是60年那段时间。解放前她给大户人家做席面,吃的也好,能带回家的菜也是好的,油水多,所以孩子们养的好。解放后还没到十年困难期,60年前那段日子,也是过的不错的。只是后来国家严谨了,日子就困难了些。但是总的来说,柯家比别人家好多了。七个孩子,都健康的养大了。

    屋子的左边没有房子,只右边一户,于笑和柯母便去了右边,小院子门开着,里面的门也开着,但她们没进去,而是在门口问:“请问有人在吗?”

    “在。”一到干净利落的声音响起,接着一个年轻的女同志走了出来,女同志平静的看着她们,“请问你们有事吗?”她声音不冷不热,也没有笑容,看上去似乎让人有些望而止步。

    于笑笑了笑,有些尴尬道:“你好,我们是最里面一户,今天刚搬来的,我丈夫叫柯景阳,我叫于笑,这是我婆婆。今天刚搬来,有些东西还来不及买,所以想借一下你们家的水桶去挑水,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女同志点点头,倒是没有犹豫道:“你们进来拿吧。”她指了指水桶,“在厨房里。”

    于笑和柯母便进去了,走进厨房,于笑一愣。这厨房也太干净了吧?厨房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这分明是不开火的厨房啊。之所以确定不开火,是因为厨房里没有柴火。不过于笑也没说什么,她拎出一个水桶和一根扁担:“谢谢,晚点再拿过还给你们。”

    女同志道:“不用谢。”

    出了院子,婆媳俩抬着水桶去了打水的地方。于笑知道哪里可以打水,之前来的时候柯景阳已经带着她认识了不少地方。这洗衣服打水的地方自然不会落了。

    “那同志应该挺好相处的。”柯母道。

    “啊?”于笑惊讶,“娘这话怎么说?”按照于笑的性格,今天如果不是借水桶,像对方这样的性格,她肯定不会深交的,她这人性格挺好相处的,也不是那种慢热的人。但是有一点,她也不是那种抬人家屁股的人,她倒不是说那个女同志不好,而是这样的性格谈不来。她喜欢张云朵、林爱瑶这种性格的,就是性格外向、活泼的那种,内向的那种她谈不来。这聊天还得自己找话题,谁欠谁啊。

    柯母笑了笑道:“笑笑啊,别看娘的见识没你大,你虽然是知识分子,城里人,但是娘敢说娘见过的人肯定比你多,各种各样的人,娘见得多了,所以看人还是有几分本领的。”

    于笑赶忙道:“哪里的话,我也没什么见识,娘从建国前到建国后,见识肯定比我大。”这是实话。

    柯母:“娘以前经常去大户人家做席面,各种老爷、太太、还有丫头管家的,那是真正的笑面虎。有些人啊,不是笑呵呵的就好相处的。就今天这个女同志,看上去不热情,但绝对借东西很爽快,丝毫不犹豫的,娘觉得这人性格是爽快的,而且不是那种多嘴的人。”

    于笑:“是吗?我倒是没有看人的本领。不过如果真像娘说的就好了,大家都是邻居,以后肯定要好好相处的。”

    柯母:“这话倒是。”

    婆媳俩去挑了水,路上都是看见了好几个人,就是洗衣服挑水的地方也有人在,不过大家都不认识,也没说话。

    两人抬了水回家,各自拿出两块抹布去擦了。擦好床,又把桌凳擦了。等她们差不多擦好桌凳的时候,听见外面有声音,张云朵和佘平回来了。佘平还背着一张长桌子,大约60厘米宽、一米二长的那种。还别说,这种宽度和长度让于笑很是喜欢。再看两人之间的气氛,于笑觉得相处的不错。

    佘平:“嫂子,这桌子放哪里?”

    于笑指了指厨房的角落:“放这里吧。”厨房倒是有些小,大约五个平方左右,放下桌子就更加小了。当然,在这个年代人的眼中,这个厨房其实不小了,因为城市里的筒子楼,几乎都是没有厨房的,就算有厨房有自己家里,也是和吃饭的地方连着的,根本没有独立的厨房。“佘平,谢谢你啊,等你们老大回来请你们吃饭。”

    佘平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嫂子还要要忙的吗?”

    于笑道:“没有了。”

    佘平:“那我走了,嫂子再见。”

    第82章

    柯母和张云朵在部队住了两天,5月1日的早上坐后勤车离开了。当然,这两天里,家属房该准备的东西也都准备齐全了。脸盆、脚盆、洗衣桶、水桶、篮子、碗筷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在附近的生产大队、附近的公社买的。

    不得不说东西添上之后,这里就像家了。

    5月1日早上,于笑和她们一起上后勤车的,因为她也要去县城里买点东西。于笑虽然做饭不好吃,已经打定主意混食堂,但是熬熬大米番薯粥、煮水煮蛋、下饺子什么的还是会的。而且,在下乡前在于家二十多天、结婚后在柯家二十多天,加上原主十几年的记忆,这些加起来,于笑不是不会下厨,或者说,凭着这些,她厨艺可能还不错了。只是嘛,没有这个习惯。而且现代的姑娘基本都很懒,因为有外卖。所以这里有食堂,于笑也就懒了。可就算懒,该准备的东西还是要准备。

    到了县城,于笑去买了两个暖水壶、一个炉子、一个瓦缸锅,家属房的兆头只有一个,用来烧水,相比起来,把瓦缸锅放在炉子上熬粥倒是很适合。接着又买了大米和面条。是的,直接买面条,因为买了富强粉她也不会和面。油盐酱醋、草纸、火柴之类的,昨天在公社已经买了,有柯母一起拿回来的,可惜公社那边的供销社没有暖水壶和炉子,不然她今天也不会来县城买。

    东西买好后,她一趟又一趟的拿到后勤车上,累的都流汗了。更重要的是,突然觉得,这个时候如果柯景阳在就好了,东西都不用她拎。

    于笑的身上原本有466块钱,210块是这次和崔梁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