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93、解开心结便是春 (第2/2页)
也做不出来,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偎依在锦城怀里,紧紧抓着锦城的袖子,沉默不言。 “少爷。”锦城垂眸看着他,抬手给他抹去眼尾的眼泪,“别哭了。” 任之初就跟触及了心底最软弱的弦,一瞬间抱紧了锦城,声音呜咽,啜泣着发出细碎的声音。 在外面端着白粥的季伯常已经站了一会儿,大致听到了主仆二人的对话,看着碗里的白粥,纯白的米粒已经熬开了花,淡淡的粥汤升起缕缕热意,他笑了笑,直到任之初彻底的止了哭声,他才走进去。 “之初,喝粥。”季伯常把粥递了过去。 任之初抬眸只瞟了一眼,就接过粥,狼吞虎咽的喝了起来,任之初仍旧有些踌躇,季伯常也看得出来,跟锦城一样也并没有强行的要求任之初一定要展开笑容。 他们的预测是正确的,任之初看着大大咧咧,其实对于人际关系极其重视,对于自己已经成为一名间子之事,要彻底的适应还有段日子要走。 这之后的十来天,锦城发现任之初突然变得很热衷做生意,那些跟他做生意的老主顾也都知道了任之初变成间子,也都默契闭口不谈,反而是任之初不时的谈起,似乎是对自己的开解,而且在空闲时候就喜欢坐在一边看着账本发呆,手指拨打着算盘,发出极其有规律的响声。 而季伯常发现的任之初又有一些不同,任之初似乎对于他人更为的谨慎,说话做事更加小心,就连他和锦城在谈论兵书战策,他都下意识的就站在旁边,动作拘谨,眼睛都不敢往他这儿看,似乎下一秒他就会做错事,而被天元所责罚。 事事谨小慎微,反而难免出错。 年节将至,店里也到了最后几天,这一天伙计刚刚开张,就迎来了第一个客人。 “小伙子,请问你们掌柜的在不在啊?” 伙计定睛一看原来是那半年前到店里来喝粥的老乞丐,现在老乞丐穿着新年做的新皮袄,精气神好了不少,在城外成了军屯的佃户也就脱了乞丐的身份,周围人都称呼他老胡头,老人家倒是个极好的人,只是他儿子名声不太好,到处讨人嫌。 “是您啊,外面天气冷,快到里面来坐坐。”伙计热情的招待老胡头进来,老胡头时不时进城买米,大家都认得他。 老胡头跟着伙计进来店,手里抱着个大包袱,还没做暖和,就拉着伙计说:“快把你们少掌柜叫出来,我有东西送给他。” 说任之初,任之初后脚就到了,任之初最近很努力,刚开店他就来了,看到老胡头过来,许久未见也让他难得露出一点微笑,“老人家,你怎么这么大早就过来了。” 老胡头笑了笑,苍老的手小心翼翼的把包袱打开,原来是两个装酒的坛子,一边拿出来一边说着近况。他们家过冬发了粮,这大半年也积攒了一些钱,为了开拓门路,老胡头就跟邻居们合伙买了一些酿酒的工具,用一些米粮酿了一些稠酒,在城外卖的还挺好,要年节了,他也没忘记任之初,故而带着两瓶酒上门道谢。 “这多破费。”任之初看着满满的两坛子酒,“留着老人家过冬喝也是好的。” 老胡头看了看周围,店里没什么人,悄悄的跟任之初说:“老朽就是忘不了你那次帮忙,那瓮咸菜我们还没吃完呢。” 任之初想起自己因为犯错开的那次粥场,现在想起更是感慨,摆摆手,“没什么,只是举手之劳,老人家抬爱了。” “少掌柜别客气,这两坛子稠酒不值什么钱,您就收下吧。”老胡头笑了笑,打开了木赛子,瞬间满室酒香。 任之初知道老胡头进一次城不容易,也不好抹了对方的心意,“那我就不客气收下了。” 老胡头这才笑逐颜开,连连点头,两人又寒暄了几句,年节下来买米面的人越来越多,老胡头也没有强留,就跟任之初告辞。 “老三,你背上二斤米面,从后面跟着他,直跟到他出了城,你再追上他把东西给他。”任之初看着老胡头搭上路边一辆出城的驴车,对身边的伙计说。 任之初的心是越来越细了,伙计老三知道他的心意,但这雪天冷的,扭捏道:“到城门口就可以了,不需要出城吧。” “免得他折回来还米,你受点累,中午给你单点一份小炒菜。”任之初翻看着账本,淡定的嘱咐。 老三马上笑了出来,“掌柜的你早说有加餐,我这就去。” “快去快回,店里还忙着呢。”任之初打发走了老三,又跟几位客人闲聊了几句,才闲下来,看到桌上放的酒,便把这两坛子都搬进账房里,他没有多余的时间休息,锦城那次的开解对他帮助很大,他的心态也有些起伏,时而变得坚定,时而变得软弱,总而言之,只有一直不断的做事才能让他忘却他的体质,才能不断的锻炼自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