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 尼玛这是什么狗血淋头的偶像剧剧情啊魂淡!!! (第1/3页)
一路的天气从晴转阴,到小雨、再到连绵的暴雨天气,洛子归几人本来还有心情走慢点,偶尔还下来赏玩一下秋色,到后来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饭住店等事宜需要出马车之外,其余时间都宅在马车里不出来,不过还好马车足够宽敞,几人在里面可看书可打坐可练功也可睡觉,加上有慕容清流这个博闻强识的万事通一路讲见闻,和洛子归这个一脑袋现代点子的没事带他们斗个地主什么的,大家一路有说有笑,倒也毫不寂寞。 快接近秣城,恰逢大雨渐歇,几人便下了马车透透气,撑伞步行,然而一路上,几人却发现他们见到的行人大都神情十分压抑绝望,且面如菜色,到了秣城门口,城门的守卫也是寥寥无几,一问,说都去城主府门口施粥的地方维持秩序去了。 “素有夜国西南粮库之称的秣城,百姓竟要靠城主施粥度日?”慕容清烟有些疑惑。 “姑娘有所不知,秣城从去年开始就收成不好,今年又摊上暴雨,庄稼都毁了,老百姓没有收成,不说岁贡交不上去,现在连吃食都成问题。”那守卫看着也是一副许久没好好吃饭的样子,说话有气无力的。 几人进入城中,发现原本应是喧闹繁华的主街集市上满是泥泞,行人寥寥无几,而更远的地方似乎有吵闹哭喊的喧嚣声音随风飘了过来,循着声音走过去,发现占地颇广的城主府此时正大门紧闭,门口却是挤满了民众,大家正哭闹着欲要往城主府里挤,几队士兵正手持长枪维持着秩序,举步维艰。一个身形微胖、管家模样的中年人站在士兵后面擦着汗,喊话道: “大家别挤了!就算我放你们进去,城主府里也实在是是没多余的粮食了。城主早已禀奏朝廷,朝廷已派人从北方运救济粮过来,马上就到了!” “你说马上也不知道到底是几天!要是我们都等不到那时候,饿死了怎么办?”一个中年人面红耳赤地吼道。 “就是!再说那救济粮又能撑几天?大家现在田里这个样子,救济粮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啊!”另一人也应声叫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又乱成了一锅粥。 那管家简直汗如雨下了,“那大家现在挤在城主府这里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啊,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再撑上几天,救济真的马上就到了!” 此时在离人群稍远处,有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妪正坐在路边哭泣、怀里还抱着一个五六岁左右的小男孩,洛子归不禁上前问道:“这里到底发生了何事?” 那老妇人哭道:“地里没粮,粮铺里的粮食买不起,大家的存粮也用光了,很多户人家现在都只能靠城主的这一口粥度日,但刚刚城主府的人说,施粥只到今日,明日就没了,说城主府也没存粮了。我的小孙子到现在也只昨日吃上了一口粥,今日都没能排到,粥就没了,大家都饿了好久了,这让我们可怎么活啊?”说罢,又开始绝望地抹眼泪。 洛子归无言,看着哭泣的祖孙俩,不禁想到了小木头和他死去的奶奶,顿时起了恻隐之心。 他左右看了看,趁着大家都挤在前方要粮,无人注意他们这处角落,便悄声道:“你和我们来吧。” 带着祖孙俩,他们一行人到了带有商门标记的客栈,洛子归拿出了商华姑姑给他的令牌,不时后掌柜便迅速出来,向洛子归恭敬行礼,问道:“公子有何吩咐?” “先弄些吃的来。” 不一会儿,掌柜便上了一桌子吃食过来,望着那狼吞虎咽的小娃娃,洛子归仿佛看见了当年的小木头,眼神便又柔和了几分。 他招手唤过掌柜的,低声问:“我们客栈内的食物存粮若是施粥给百姓,可支持几天?” 掌柜立即去后厨查看了一下,而后回禀道:“回公子,若是每天施两百碗,大概最多三天,就没了,再之后便要花更多的银两去北方进购粮食,一来一回,恐怕最快也得要十天。” 洛子归想了下刚刚城主府门口聚集的人数,怕是不下七八百人,不禁皱了皱眉,这样看来,连一天都撑不住,他道:“先这么办吧,需要的钱便从商门钱庄洛盈脉的账户里走。” 那掌柜略带奇异之色地望了洛子归一眼,随后便领命离去了。 慕容清流听到了洛子归的吩咐,过来勾住洛子归的肩膀道:“没想到小子归还挺有同情心的,但是那么多人,你救的过来吗?” “救不过来不还有你们嘛?你们家的容华饭庄,天门宗的轩云阁,刚一路走来我可都是看到了哦。” 慕容清流失笑,“好,就算是加上我们,又能撑上几天?这里的情况可不是我们施几天粥就能撑得住的,连朝廷能不能妥善解决这事都难说,你掺合这事,不怕引火烧身?” 洛子归道:“山人自有妙计,你就说帮不帮吧?” 慕容清流一窒,而后无奈叹声道:“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好,我去容华那边问问,行了吧?” “那修远哥呢?”洛子归望向于沧笙,一脸希冀。 “好。” 于沧笙点头答应,和清流、清烟一同去到各自产业吩咐下去不提,洛子归则把桌上没吃完的饭菜都仔细打包,还特意问厨房要了一些生食,送一老一小回了家。 到了村口,雨也停了,天色略微放晴,洛子归环绕了一圈,村里基本没有什么人,估计都还围在城主府那里没回来呢。 “你们家有几亩田地?”洛子归望着不远处的田垄,边走边问那老妇人。 “六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