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王朝_第44章前夜(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前夜(上) (第3/3页)

过去了,这句话现在却成了活生生的讽刺。所以有时候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和对策,而你又有什麽方法和对策去撑起这种豪言壮语呢。”

    邵凡陷入了一阵沉默,在沉默中苦苦思索,少顷他目光望向远处道:“一代的说法其实很接近答案了,只是他所践行的民主只是民主执政,是人民一次X的把权力给谁,从此以後就要听谁的;而我所理解的民主是民主制衡,是人民不能把所有权力都给一个人,既需要民主执政的人,也需要民主执法、民主立法的人,而且不管把执政权给了谁也能继续挑三拣四,实在不满意可以另选高明、取而代之。这就要以给人民充分的选择表达权即充分的‘表达自由’为基础。自由,只有建立在自由之上的民主才行之有效、名副其实,没有自由的民主终会完全丧失,沦为彻底的,而这正是他的‘民主’前面少的至关重要的两个字。”

    雷霆闻声一笑,“恐怕不止是少了两个字,打下江山之後又在宪法上加上了两个字——专政,摇身一变为:民主专政。”

    邵凡不禁摇了摇头,“民主和专政从来水火不容,何来撮合在一起作为宪法中明文标榜的国家政T呢。这当然不算是指鹿为马,而是名副其实的非鹿非马,而我们长久以来竟生活在这样一个非鹿非马的时代……”

    “非鹿非马至少b指鹿为马还强那麽一点吧。”雷霆有些无奈道,“至少我们还有橡皮图章似的选举,b起过去的帝王社会还是有进步的。”

    “不,对於是进步,对於历史却是退步,从前的封建帝王明目张胆的宣称天下是我家的,而如今的统治者则说天下是人民的,而只有我能代表人民。当学会了欺骗和粉饰,就好b毒蛇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皮,只会变得更强大更有力,x1引更多的人盲从愚忠。”

    “你说得的确有道理,就像伪君子b真小人更可恨,假民主反而b真更歹毒。但真民主到底应该是什麽样子?难道就是照搬西方的那套东西?难道就是Ga0一Ga0普选?然而现实中这种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雷霆停了停继续说道,“其实我倒是觉得,民主更适合立法权,民主选举也应该是对於立法权的选举,而不是执政权的选举。政客嘛,其实都差不多,谁上台都一个样。”

    “有人说立法权更适合民主选举,有人说监察权更适合民主选举,还有人说司法权才更适合民主选举,但要我说,民主选举就是最高统治者和每个老百姓手中连接的一根线,是保证国家权力真正掌握在老百姓手中的必要条件,这根线的两端之间需要尽量减少介质或杂物,任何打折和迂绕都给了在这根线中间黑箱C作的余地,给了别有用心者偷换概念、浑水m0鱼的空间。所以在对於民主的理解上,我只信奉一个词——大道至简,无论何时何地,对最高执政者的直接选举都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

    “那按照你‘大道至简’的意思,普选就等於民主了?”

    “说到什麽是真正的民主,不妨先来问民主是为了什麽?民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制约权力,是一种权力制衡的社会制度,而权力制衡的形式分为外在制衡和内在制衡,外在的制衡可以理解为人民手中决定谁来民主执政的普选权,内在的制衡便是多权分立,只有外在的普选制衡是不行的,那样无非是重走罗斯国和委内瑞拉的老路,重新造就一个以多数暴政为强权基石的弗拉基米尔和查韦斯;而只有内在的多权分立也是不行的,没有手握普选权的人民的评判和监督,太容易类似於曾经的大明一样导致恶X的权争党争,使得最Y险诡诈者强势而出。因此可以将我对自由民主的理解总结为一个简单的公式,自由民主=言论自由 多权分立 普选,言论自由排在最前,多权分立排在普选之前,也就是说先有言论自由和多权分立,这样的普选才能行之有效。”

    “就这麽简单?”

    “但要具T实现还是要先後分四步才能达到。首先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环境,因为真理不辨不明,没有言论自由一切都无从谈起,迈出第一步的方向更无从谈起;

    第二步是系统X的立法保障,充分评估民主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去加以导向和预防,这一步是最难的,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法律界JiNg英是项巨大的考验;

    第三步是实现真正的多权分立,最起码也要保证司法权的,对行政权形成最基本的制衡,因为最终要民主选出的是一个管家而不是一个大权独揽的皇帝;

    最後一步才是启动普选,它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实现但却最急之不得,就像一座大厦最後的封顶,许多国家的民主改革就是太急於实现这一步或者乾脆直接跨越到这一步,才导致了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民意的波浪一旦被选票席卷起来变得汹涌澎湃,而国家这艘大船的动力和掌舵系统还没有更新完善,就只能随波逐浪渐渐迷失方向,甚至造就查韦斯、拿破仑三世和希特勒这样的独裁者上台。”

    “听你这麽说,民主倒还是一种挺JiNg密的东西,稍有不慎便画虎不成反类犬,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走上混乱甚至衰落的道路,我想这也正是合众国等西方国家在全世界积极推行民主的真正用意。”雷霆意味深长道,“原来民主并不意味着只有普选这一步,普选只是民主各项条件成熟後的最後一步,连它的前提都这麽复杂,恐怕它的实施也未必简单吧。”

    “没错,普选首先意味着人们要有选择,而选择必须是多项的,如果只有单独一个人或者单独一个政党去供选择,这样连称之为选择都谈不上又怎能称其为普选?其次普选必须是自由的,如果几个候选人直接先被内定了,那不等於要求以普选去为内定月台背书,沦为印上了新花样的橡皮图章吗?上述两点是我对普选的客观理解,第三点则是我个人的主观理解,不止是普选,而是所有的民主选举,必须让人们充分意识到手中那张选票的分量,人X对每一种新事物,从来都是从没得到时的趋之若鹜到得到後的惯然视之,再到觉得可有可无,所以最让人痛心的莫过於有一天选票在人们眼中像超发的纸币一样泛lAn贬值,到那时,选票的意义也就滚滚流失,有些人会不负责任甚至故意恶作剧的投上一票,使民主的运行产生危机……”

    “所以你认为对选举的资格或者范围进行限制是必要的?甚至需要削减一下?避免类似一种货币超发的贬值而是维持一种保值?”雷霆不禁眯起了双眼,“这种想法估计有些冒险,在那些对选票如饥似渴却被限制在外的人群看来,等於是在剥夺他们的权利,让普选变得名不副实。”

    “当然不是你想的那种限制,既然是普选,就决不能Ga0差别化限制、JiNg英化限制,而要实行平等化限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将各级选举整合一T,将人们手中的各级选票整合削减为分量最重的一张和最事关切身利益的一张,只留下这两张选票。”邵凡语气沉思道。

    “愿闻其详。”

    “所谓的平等化限制,无非就是像城区交通限号一样,按出生年份的奇偶数实行普选隔届限制,这样每次大选只有一半的民众可以参加。至於各级选举削减整合,就是去掉中间,只保留最基层和最高层两种选举,即村社区级、乡镇街道级一T化的选举和全国普选,中间的县级、市级还有省级选举以及参议代表选举全部和普选整合为一T,县级、市级还有省级选举的选举权将会被削去,T现在普选选票上只是保留以满意度为准绳的一种弹劾权,普选时选票上有对地方各级行政长官满意度的g选项,b如:满意、尚可和不满意,经过全国公示的系统统计,如果一个地方的行政长官不满意度高於一定程度,则直接等於被罢免下台,这种地方和中央一T式弹劾选举制度可以简称为‘劾举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