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附录:六三论纲 (第3/5页)
这个社会的很多矛盾,皆是由於绝大多数社会资源被权力侵占,只留下很少一部分给底层百姓。r0U食者们的饕餮盛宴过後,留给底层的只是一桌残羹剩饭,因为都吃不饱或是担心吃了这顿没下顿,人们抢起来吃相就很难看了。被极端不公正分配的财富与机会资源,让人们几近沦为丛林中的野兽去争得那份余存的资源,这便是一个社会何以良知缺失和道德崩坏的主要缘由。 28、“法治”不过是句太过空泛的口号,可以被人随意填充随意打扮。依什麽法来治国?依谁来定的法而治国?才是不可不谈的本质。 秦法算不算法治?“要善於通过法定程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形成法律”算不算法治?轻而易举修改宪法以图自己终身连任又算不算法治?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某些人口中的所谓‘依法而治’都如同橡皮图章任其摆布!归根结底,我们面对的不是法治还是人治的问题,是某些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又当主办方的问题。不是有法就是法治国家,而是依良法而治才是法治国家,而一个不受g涉的司法环境是一部良法得以诞生成长的土壤和前提。 29、制度过度的中央集权,不仅不会如统治者所期望的那样,令全国上下铁板一块、秩序井然,反而会导致严重的基层政治生态失序,将统治者一度苦心经营的统治秩序陷於b之前更为混乱的状态,就像大明以最严厉的肃贪政策开朝立国,却以史上最的王朝落下帷幕。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则是由一定社会发展水准下“秩序”和“熵”之间的衡量关系所决定的,是自然界的一种铁律,人类社会也无法避免,不是由统治者的一厢情愿所能逆转,正是一代代统治者们只醉心於权力却忽视社会规律的想当然,才终於导致“h宗羲定律”中的“积累莫返之害”一再发生,导致一个个王朝最终崩塌衰亡的不可避免。 30、“h宗羲定律”的根本在於基层政治秩序的失控,统治者理想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只是个想当然的悖论,因为集权制度最便宜的是制度的代理人,是那些如土皇帝一般的地方主政官员,最高统治者即使再苦心经营,所有的政策最终还是要靠地方代理人来执行,这些真正与老百姓打交道的代理人便成为一个个手握实权的地头蛇甚至土皇帝,借最高权威狐假虎威,在地方上龙盘虎踞,使一切政策终至扭曲变形,落入‘h宗羲定律’的陷阱。 31、很多统治者对於权力的执着建立在一种“团结才能强大”的历史观上,认为只有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为了营造全民团结、众志成城的气象,不惜把人民驯化为听话的绵羊。但他们不明白或者不愿明白,团结只是强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真正恒久有力的团结只有建立在人民强大的JiNg神之上,建立在一种更多是靠自发的向心力而非强制下的盲目狂热或貌合神离之上,一群绵羊再怎麽团结也只是群绵羊,自由多元的思想才是强大的JiNg神赖以成长的土壤。 32、鲁迅先生说过:“我们的X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 窗和墙的至理便为如此。没有行动没有反抗,便不可能有什麽真正的变革。哪一次打开窗子的变革不是迫于连墙和屋顶都要被拆掉的压力之下当权者被动的选择?没有让他们觉得连屋顶都可能被拆掉的压力,统治者不可能真正变革! 只有拿出连墙和屋顶都要拆掉的气势,才能换来自身诉求最低限度的保障。而苦心呼唤、坐地巴望着他们主动变革,注定是天真幼稚、一厢情愿的幻想。 33、有人说:“老百姓一生省吃俭用的积蓄,不过就是为了孩子和一场大病准备的後事………”曾经我们搬开了压在身上旧的三座大山,如今又重新压上了住房、教育、医疗新的三座大山。历史就像一种回圈,无论国家是强是弱,无论蛋糕是大是小,只要在,特权和压迫就无处不在,属於老百姓的永远只会是疲于生计、水深火热。 34、所谓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不过是强权从来善於把小事拖成大事,然後再集中力量办大事。善於把小矛盾变成大矛盾,然後再自己充当起裁决调和的救世主。 35、的天敌是什麽?是自由和民主?不,它最大的天敌是勇气。 沉默不是金,更不是什麽所谓的美德,正如鲁迅所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36、在部分人的观念中,“禅让制”被认为是一种美好的政治传统,而我们如今的制度正是遵循着这一优秀传统。但历史上真实的“禅让”,无非只是一种美化的传说。《竹书纪年》上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荀子曰:“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韩非子》中更是一言蔽之:“舜b尧,禹b舜,汤放桀……”就连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禅让後也不由感慨:“舜禹之事,吾知之矣。”由此可见,上古时代并不存在纯粹的禅让,其间也不免夹杂着血腥毒辣的权力争夺,所谓理想中的“禅让制”只是一种童话般的包装。 37、世上没有永远的执政党,用政党的合法轮换来代替血腥的改朝换代,于国可以避免刀兵动乱,於民可以避免生灵涂炭。 38、制度的盛衰周期和社会危机,在节奏缓慢的古代小农社会,这一进程通常为数百年,但在快节奏的工业化社会,这一进程也会随之加快,原本数百年才会出现的社会全面危机,也许不到一百年就会出现,而且表现得更尖锐更剧烈。 39、在这个世上,我们所看不惯的一切,所厌恶仇视的一切现象,大都不会彻底消失绝迹……无论何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善与恶,如何努力去抑制去反制‘恶’而不是想着去彻底消灭‘恶’,才是立足实际的理智选择。恶是如此,所谓贫富差距也是一样,它既是人类社会最可恶的诛心之痛,却又是最无奈的自然法则,某些人所设想的那种均贫富或没有没有贫富差距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它只存在於一个个窃国大盗笼络人心、煽动民意的谎言之中,不仅是因为‘恶’不可能被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