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 瞎眼  (第1/1页)
    三月末本是暮春,然而队伍越往北天气却是越冷。    这天,路过一条花开正艳的小村。    和之前一样,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涌到村头围观。    然而刚遥遥看见队伍冒头,村民们既然一窝蜂跑了。    噼里啪啦!    鞭炮声稀稀拉拉地传了过来。    任宁几人相视一眼,脸色都有难看。    国人向来喜欢热闹,无论红白喜事都喜欢放上几挂鞭炮。    只是经过前面的县城时,神色憔悴的县令县尉曾经匆匆跑来道歉。    说治下某些偏僻的村庄还有零星的时疫发生,尽管县里已经派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去帮忙,但还不敢说百分百控制。    希望凯旋的队伍能等一等或者绕道而行。    说这些的时候,县令吞吞吐吐,一张老脸都快长成了苦瓜。    虽说自爆家丑很有可能影响日后的升迁,但他也是迫不得已。    前些时候镇南关报捷的快马经过,郡里一连发了三道公文。    要求沿途的县镇务必保证这支凯旋队伍畅通无阻。谁要胆敢担耽队伍的行程,郡守就让他们回家放牛。    队伍很长,李荷白得到消息匆匆赶到前面。    “老任,什么情况?”    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给大姐创造机会,他也是拼了。    队伍没有停下脚步。    任宁指了指前面:“清况还不清楚。不过已经派了雷二他们去查看,只是暂时还没回来。”    话刚说完。    踏踏踏,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前面两骑飞奔而回,正是雷二两人。    “将军!”两人朝李荷白拱手,目光重新回了任宁身上,笑道:“不是白事,前面的村子有学子春闱中了进士。消息刚传回来,村民们都在拜祖宗。”    任宁和李荷白相视一眼,齐齐松了口气。    云垂的春闱原本和其他朝一样二月份举行,只是后来有位太后的生辰都正好处于春闱期间,当时的皇帝是个大孝子,便把会试的时间推到了三月。    这会已是三月末,确实是放榜消息传回来的日子。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雷二往嘴里扔了几颗蚕豆,百感交集地啃着。    “小时候我老家有位玩伴,家里颇有积蓄。他爹老是拎着竹鞭盯着儿子读书,希望他考个状元什么的光宗耀祖。只要偷懒便揍得皮开rou绽。”    “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萧纲哈哈一笑:“四月下旬我们也快回到帝都,到时候刚好是殿试放榜的日子,没准你的幼时玩伴真成了状元。”    “很有可能。”众人纷纷跟着应和:“雷二,记得请状元郎出来和我们聚聚,大伙也好蹭一蹭他的才气……”    说说笑笑中,队伍前进的速度又提了起来。    路过那座小村子时,满脸笑容的村民们正围着祖祠里里外外打扮一新,到处张灯结彩。    甚至还有人专门送来些刚采摘的新鲜瓜果,让任宁这些路过的陌生人分享他们的喜悦和快乐。    出了读书人,光宗耀祖的同时村子还可以减免一大堆徭役赋税,这才是他们真正高兴的原因。    ——————    半月前,帝都,御书房    会试刚过,任老太师又在向长兴帝请辞。    都说事不过三,这已经是他第四次递书。    长兴帝揉了揉发涨的太阳xue,劝说了一阵,见老太师始终态度坚决,拿起朱笔一挥。    批了!    “谢陛下。”    交接完毕,无事一身轻,老太师步履轻盈地出了宫城。    车驾路过皇榜时,他挑帘看了几眼,随即不再理会。    回到太师府,老太师把子孙们召到一起,宣布了自己请辞的结果。    他得意洋洋地撸着花白的胡子。    “从今以后,老夫只专心钻研圣人学术,不再管家事国事。你们哪个浑小子或臭丫头要是犯了事,都不许来找我……”    话音未落。谷    砰砰砰!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老管家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老太爷,宫里来了人,请您和老爷立即去御书房议事。”    “……”老太师手一纠,差点纠下一把胡子。    不是刚刚辞了官吗?    就算长兴帝近来记忆大不如以前,可也没那么健忘吧。    再者还有内监在一旁提醒。    皇命难为,父子两人相视无语,只好把儿孙驱散匆匆更换衣服。    “宫里有没有说什么事?”    老管家脸色凝重地点头。    “南方刚传来消息。说星落军团和镇南关已经攻陷了南奉都城,同时抓获南奉王及一大批重臣名将。此时正在押往帝都的路上。”    嗤!    父子俩倒吸了口凉气。    这么快?    老太师下意识地看了眼黄历。    如果他没记错,距离上次攻破虎愁关的捷报也才过去了大半个月。    长兴帝收到消息后,一直和文武大臣们讨论该怎么处置南边的事项。    是打还是和,双方引经据典争吵了半个月,加上中间夹了个春闱,至今也没个正式结果。    然而南奉已经亡国了?    这下倒省心了,长兴帝根本不用再头疼。    老太师啧啧地摇头。    不愧是星落军团。    雁回军在南边时,除了被南奉欺负,啥事也没干成。星落一过去,瞬间就把南奉给灭了。    但这是十足的好事。    “管家你这什么脸色?”古代的服饰繁琐穿着费时,老太师便没事找事问。    “回老太爷,老奴听了几耳朵。外面都在传,说云中郡的时疫其实是南奉派人投放的。”    他把听到的内容粗略地说了说。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回过神后,老太师气得当场又纠下几根胡子。“南奉果然该死,韦君谦这事干得漂亮。”    之前的君臣争吵中,可有不少人提出要彻查韦君谦私自出兵的。    我呸!    老太师暗暗喷了一口。    一群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    不知道战机稍纵即逝吗?凡事都要等万里之外的皇帝批准,还要领兵的将军作什么。    正思索着,老管家瞄了眼老太师。    “此外老奴还打听一件事,”    他迟疑了一下,才说下去。    “南奉一战,任宁任公子又立了大功。据说不仅星落军团,甚至南边各方势力都在齐齐为他请功,估计……”    估计这次回帝都,一个封号将军是跑不了了。    老太师一愣,顿时明白管家的意思。    不凭祖荫,自手起家,十八、九岁就凭军功当上实权将军……    这样的人,整个云垂历史上都曲指可数,注定名垂青史。    而任宁可是从太师府走出去的,结果到头来这份荣耀却不属于他们。    过阵子任宁押着南奉王等人凯旋而归,了解双方恩怨情仇的高门贵户也不知道会如何嘲笑当中的太师府。    帝都有几个贵公子能管住下半身?明里暗里的私生子还少吗?    明明只要在族谱上给他一个身份,后面这些事就不会发生。    这是十足瞎了眼啊。    老太师动了动嘴却没出声,随后匆匆进了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