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11.第一次赶晚潮(周一求推荐票哈)  (第2/4页)
哈,这是男女老少一齐下海挖蚬子啊?其实以前咱还真不是一起摸这个,这东西有啥好的?是、是从六十年代开始这么搞的?”    “不是,是59年,59年困难时期第一年,内陆多少地方要么大干旱要么洪涝,他们自己种不出粮食来咱外岛更没有粮食吃,于是当时是找到什么吃什么。”    “嗯,当时那日子——唉,不说了!现在我听说城里人喜欢一起结伴挖蛤蜊、找蚬子,喜欢赶晚潮,说这是沟通感情、加深了解、收获海鲜的事情,时代不同喽……”    王向红给王忆说道:“你记住了,蚬子、蛤蜊喜高温,所以七月八月的时候成长快,rou是最肥、最丰满的。”    “七月八月都适合挖蛤蜊找蚬子,不过现在咱渔家日子好歹能过下去,这东西不值钱,所以也没多少人稀罕这玩意了,平日里没什么人去摸。”    “可是蛤蜊蚬子是宝贝,越是灾年越能长,所以你还是得好好了解挖蛤蜊找蚬子这些事,以后你当家了再碰上灾年,那你就得指挥社员们去想办法谋生了。”    话说到这份上,王忆能说什么?    他能说自己是从22年来的知道以后四十年再也不会有饥荒这种事发生?    没法说!    对饥荒的恐惧是刻在中华人民基因里的东西,居安思危,中华人民总是抓住机会为可能的灾荒做准备。    王向红还给他解释了一下:“我安排你今天晚上去赶海,是因为天气快出暑了,看黄历上初五是今年的处暑对不对?今天阳历是19号,农历是初一,是吧?”    王忆把日子过糊涂了,但老人们最熟悉日子和节气,纷纷说:“对。”    “今天是初一,所以今天有大活潮嘛,早上王老师你们不是去赶大活潮挖沙虫了?”    “对。”王忆也点头。    赶海与潮汐息息相关,潮水涨落有大小之分,每逢农历的初一、十五是跌大潮,也就是渔家俗称的大活潮。    潮汐每天两次涨落,学术上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也就是早潮、晚潮。    内陆人有所不知的一个冷知识,落潮时候晚潮通常会比早潮更大一些,所以赶海的合适时机是晚上,就是赶晚潮。    可问题是赶晚潮必须要有照明灯。    外岛资源匮乏,渔家又不通电,这时候可没有充电灯,要么用电石灯、煤油灯要么用手电筒,这都得消耗资源。    再一个渔家人白天要干活,正如刚才有老人说,现在城里流行赶晚潮,外岛渔家很少赶晚潮,毫无疑问赶海会有收获,但跟白天摇橹撒网那不能比。    诸多原因之下,导致外岛多数是赶早潮而不赶晚潮——赶早潮可以起的早点去忙活一下,不耽搁白天的活计,赶晚潮不行,白天干完太累了,晚上真的不愿意动弹。    王向红这边得到确切答案后说:“下一次再有大潮就是处暑以后,处暑就是秋天了,秋天冷、晚上海水里的冷气扎骨头,所以你要赶晚潮,今晚是最后的机会。”    王忆讪笑。    他其实不想要这个机会。    赶晚潮这事是自愿,蚬子、蛤蜊不像沙虫,这些东西有的是,以后肯定是饭店里的常备菜,在码头随便买。    于是王向红没有亲自去组织人手赶晚潮,而是傍晚等社员们都下工,他打开了喇叭放起了广播:    “现在是1982年8月19日,首都时间18点整,晚间新闻广播正式开始……”    “今天的新闻有——西哈努克亲王于今日结束对南斯拉夫的国事访问;羊城对合同工临时工等抽样调查表明,99%的青年赞成劳动合同制;为转变机关作风,锻炼培养人才,江南五千多机关干部下基层任职……”    慷慨激昂的广播声响起来不多会被切断,王向红的声音响了起来:    “咳咳、嗯,咳咳,那个各位社员请注意、各位社员请注意,今天是初一,今晚上有个大活潮,那个王老师准备组织人手去挖蛤蜊、找蚬子,有意去赶晚潮的社员请跟王老师联系。”    “我再重复一遍……”    正蹲在门口吃鱼rou饺子吃得开心的王忆愕然抬头看向大喇叭,有没有搞错?怎么成了我有意去赶晚潮?怎么还是我准备组织人手?    算了,广播放出去了,王忆无话可说只好继续低头吃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好受不过倒着。    嗯,这野生大黄鱼鱼rou水饺滋味不一般,明明没放什么佐料,只用了油盐料酒一点秋韭菜来调调味,结果味道特别好。    王忆一边吃一边琢磨,或许可以给22年的生产队大灶再加一个主食。    黄花鱼rou水饺!    等他把冰柜拉过来,然后让漏勺用鱼rou拌陷,他直接把rou馅给送到22年去,这样没人知道所用鱼rou是野生大黄鱼的。    他正在吃的开心,一些妇女成群结队来找他报名了:“王老师吃着呢?”    “呵,好生活,不年不节的吃上白面饺子了?什么馅的?鱼rou?大黄鱼rou?嗨,白瞎了这么好的面皮子。”    1    “王老师今晚算我三个,我领着两个孩子去跟你一起赶晚潮。”    大家伙报名很踊跃,后面还有人到来。    赶晚潮得有组织,因为有危险。    去多少人必须得回多少人,一旦把人落在海滩上,那等到海水涨潮会出事的。    王忆打了个饱嗝让王新国去登记,然后刘鹏程和林关怀两个人也来凑热闹。    早上赶早潮起的早,天不亮就得起来收拾,他们两个可起不来。    赶晚潮那没问题,我们起不了早但我们能睡得晚!    报名的人很多,然后有人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今天赶早潮有方便面吃,王老师,那赶晚潮回来有没有什么吃食?”    有人带头立马有人跟上:“就是、就是,王老师,有没有那啥,就是夜宵?城里人都说夜宵是不是?咱能不能吃夜宵?”    王忆挠挠头说:“没有夜宵,不过有一种好电棒子可以卖给你们,你们有需要的去买个电棒子,给家里增加个电器。”    1    他放下碗去门市部拉出来一个大箱子,里面满满的全是一支支手电。    充电手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