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无事献殷勤 (第1/1页)
孙三娘看着王婶子下意识的说道:“我怎麽把这事给忘了,但不能……吧?这考秀才应该不会随意出来。” 王婶子眼神闪烁,正准备开口继续拱火,可就在这时,门口响起一阵咳嗽声:“咳咳,聊什麽呢?” “哟!原来是王婶子啊,真是太yAn打西边出来了,平日里可没见你和咱们三娘这麽亲热,今日这稀奇让我撞见了,我还真是荣幸,难怪一大清早就有乌鸦在我家门口叽叽喳喳!” 门外的人不等屋里人反应,就YyAn怪气的说了一大通。 等到话音落下,王婶子和孙三娘脸sE各异。 孙三娘笑得有些尴尬,王婶子则是撇了撇嘴,站起来说道:“张氏,你这是怎麽说话呢?” 张氏看起来不过三十出头的妇人,长相倒是清秀,身材和村里其他村妇差不多,都是乾瘪瘦,不过,那双眼睛却是JiNg亮的,看着王婶子的眼神,彷佛能把人看穿。 王婶子莫名就有些心虚,下意识撇开眼。 孙三娘赶紧打招呼:“张氏,你怎麽来了?” 张氏笑了笑,手里也端着一碗东西,走到桌边,把手里的碗放下,是一碗杂粮窝窝头。 她眼角扫了一眼桌上那碗红薯,似笑非笑的看了王婶子一眼道:“王婶子今日倒是大方,居然还舍得把自家粮食给别人吃?” 不过说着说着,张氏突然“咦”了一声,一双眼睛锁定在了王婶子的嘴边,惊讶的说道。 “哎哟!” 王婶子下意识的抬手捂住了嘴。 “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是我误会了,咱们王婶子还是原来那个王婶子——” 张氏像是看透了什麽,突然笑得意味深长,虽然什麽都没说,但那眼神却像是把什麽都说了。 王婶子被臊得脸颊发红,强做镇定道:“张氏,你正常点说话,我这不是关心三娘吗?你这不也是来送吃的?送的还是杂粮窝窝头呢?” 听见这话,张氏脸上的笑容一收,突然轻哼一声,上上下下的将王婶子打量了一遍,随即突然凉飕飕的说道。 “是啊,我也是来送吃的,不过我可不像某些人!不知道藏着什麽心思,做的还这麽绝,给人家送吃的,自己还要吃上两口,这种事儿我可做不出来。” “咱们村里谁不知道,王婶子是远近闻名的铁公J,这碗红薯,怕是没那麽好吃,付不起王婶子你要的代价!” 张氏一边说,还一边不悦的看了孙三娘一眼,眼中带着满满的不赞同。 “你,你这话是什麽意思?” 王婶子没忍住,差点指着张氏骂了起来。 张氏没有半点退缩,抱着手说道:“没说明白,是想给王婶子留几分面子,你到底是来送红薯的,还是来打听消息的,你自己心里清楚!” “外面几个长舌妇都等着你呢,你还不赶紧出去跟他们汇报一下你方才听到的八卦?最好让他们知道,他们凑的红薯都进了你的嘴里。” 这话一出,孙三娘眉头一皱,王婶子也有些窘迫,不过,输人不输阵。 她看着孙三娘冷淡的眼神,又看着一脸嘲讽的张氏,到底待不下去,抬脚就准备走人。 不过,她方才抬脚又停住,走到桌边,把那碗红薯端起来,没好气的对张氏丢了一句话。 “多管闲事!” 说完,也不去看孙三娘,匆匆的端着红薯走了,背影看起来有几丝狼狈。 “什麽人嘛?呸!一群长舌妇!没安好心的东西!” 张氏翻了个白眼,走上前就把门给关上了,转头就看见孙三娘脸sE难看。 张氏没忍住,几个大步走过来,自己拉了一条凳子坐下,对着孙三娘教训起来。 “三娘嫂子,这王婶子什麽德X你又不是不知道,她说什麽你就当放P,你还听得挺认真,这长舌妇就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你别听她胡说八道!” 孙三娘被教训的讪讪的,赶紧解释道:“我也没有全盘相信,王婶子喜欢说人长短我也知道,不过……她方才说起柳婆子家的读书郎,我也确实有些担心……” 张氏听见这话,眼中也有一丝畏惧,乡下人都怕读书人,毕竟这识文断字,这万一中了秀才,那是见了官老爷都不用下跪的,村长都要给面子。 这万一要是中了举人,捏Si他们这几个乡下泥腿子,也是手到擒来的事。 想到这里,张氏就有些不服气,没好气的抱怨:“也不知柳婆子那泼妇是哪来的福气,居然有个会读书的儿子,这老天真是不开眼!” 说着,张氏就发现孙三娘神sE愈发不安,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於是就开口安慰道。 “哎哟,你瞧我,我就是随口说一说,你别放在心上,再说了,就算是那读书郎知道又如何?” “柳婆子那毒妇是被县令老爷打的板子,读书郎要是不服气,尽管去找县令老爷,跟你没有什麽关系,你被柳婆子打成这样,没让柳婆子赔你银子就不错了。” 张氏这麽说着,孙三娘脸上没有半丝放松,不过也知道张氏是好意,只能笑了笑,面上答应。 “你说的对,这事儿……咱们家占理,是柳婆子不厚道,而且读书郎是在府城私塾,也……不一定能知道这事儿。” 不过面上答应,孙三娘心里依旧不安。 希望读书郎是真不知道吧,可万一知道了,该如何是好? 张氏虽然心里也慌慌的,毕竟对於读书人,他们这些乡下村妇都多少有些畏惧,可是读书人也不能不讲理啊! 自觉抓住重点的张氏一脸认真的拉着孙三娘安慰。 “三娘嫂子,你也别太担心,反正有理走遍天下,那柳婆子臭名远扬,有个童生儿子也没用,村里人都站在你这边呢!实在不行……实在不行就找县令大人评评理!” “这,这能行吗?” 孙三娘不太确定的反问。 张氏也有些底气不足,但是也没别的法子了,而且她觉得那读书郎不会这麽不讲道理……或许吧? 反正,现在是一定要这麽说的,张氏有了定论,心中大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