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妻_流浪到台东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流浪到台东3 (第1/3页)

    纽约之旅完回到台东,红云持续在纽约的感觉--「做真实的自己」。偶然机缘在文化中心文艺活动看板上看见「三水剧场」招训团员的宣传海报,她立即打电话去报名。很有意思,这「三水剧场」的新团员训练居然是在台东家扶中心的一间舞蹈教室,大约有十五位男nV参加,有高中生、大学生、社会人士。参加两天的肢T训练之後,最後有七位成员留下成为「三水剧场」的新团员,她是其中一员。

    在培训营最後的座谈会上,团长美华宣布「三水剧场」缺一位执行秘书,询问新团员有没有人有兴趣?大家都惦惦。红云举手。

    「团长,我有兴趣,不过我不是戏剧相关科系的,我是中文系毕业,而且从来没有在剧团工作的经验。」

    「执行秘书是做行政工作b较多,不用戏剧相关科系;只是演出时要担任舞台监督,这部分我们会培训。有兴趣b较重要。」

    「当了执行秘书还可不可以参加团员的肢T训练课程?」她很喜欢剧团这种肢T训练,担心做执秘之後无法参加团员训练。

    「当然可以,执秘就是剧团成员之一,你有兴趣也可以参加演出,只是会辛苦一点。」美华笑着回答。

    「好,那我想应徵执秘。」

    「你回去写一下履历表,明天上午来我的杂货店找我,来面谈一下。」

    「杂货店面谈」这是甚麽碗糕?

    红云来台东居住之後,常发现这里有许多和台北、台中不一样的事情,这儿的小吃店老板对熟客笑脸迎人,对陌生客却面无表情;这儿的三餐自己煮很便宜,外食却很贵;这儿的早餐有r0U羹面、r0U粽、米苔目、稀饭,也有三明治、汉堡、咖啡;这儿骑车十分钟就可以到海边游泳,也可以骑车十分钟到山上健走;这儿走在市区街道可以看到原住民,也可以看见老外。当然这些是b较粗浅的台东印象,等她加入「三水剧团」才是真正接触到「台东人」。

    她经过美华的面试之後,正式成为「三水剧团」执行秘书,办公室就在美华家杂货店的小仓库一角落。美华会选择在杂货店面谈红云,是因为她是杂货店老板。「三水剧团」成立十年,一直以来都是喜欢演戏的人聚在一起,每年固定在台东文化中心演出两出戏,演出前借家扶中心的舞蹈教室排练。半年前美华接任团长,想要转型为台东地方X专业剧场,开始向中央政府的文建会申请补助,申请到一位行政人员的薪水。全剧团唯一领薪水的人只有红云,其余20个团员都是志工,除了两个高中生,三个大学生之外,每个团员都有一份全职工作,有国中老师、高中老师、幼稚园老师,也有汽车维修工、卫生所技师、牛r0U面店老板、早餐店老板,还有柯达冲洗店店员、建设公司行政人员,真可谓是三教九流都有。年纪从15岁的到50岁的都有。充满在地味与多元X的小剧团。

    她觉得「三水剧团」的成员和她在台北参加过的小星星剧团的志工演员还满类似的,只是这剧团的训练b较专业,而且是真正的戏剧,小星星的剧码偏向身心障碍者的宣导功能。「三水」的戏剧很专业,但团员很生活化、很有生命力,感觉上这个小剧团是台东生活的一环,而不是一群惨白的文靑。连剧场名字都充满台东风味,「三水」是指台东的海水、温泉水和地泉水。

    进剧场一个月後,她的办公室换到位於大同路上靠近海边一栋无隔间的两层楼水泥房,这是美华的大哥的房子。半年前美华接任团长一职,大哥有意便宜租借这栋闲置空屋给剧团,但苦无经费。终於在美华想尽办法之下,申请到文建会剧团办公室补助费,便向大哥租这栋房子一年,一楼是办公室与道具区,空旷的二楼则是团员排练场。美华预计未来筹措到经费之後,要将二楼改建成一个黑胶地板的小剧场,安排收费X的演出,让剧团可以永续经营,成为台东常态X的戏剧团T。

    剧团一有固定办公室,她就面临三水的年度大戏演出,三个月後要到西部台南文化中心与嘉义的中正大学演出。这次演出的戏码是《nV同之旅》,由团长美华自编自导的戏,探讨三个台东nV中的同班同学,毕业後各自到西部求学、就业,20年之後,因失婚、或丈夫去世,或单身提前退休回乡,三个中年nV子在台东重新相聚,相约做了一趟南横之旅,旅程中相互谈心,才知道彼此在西部经历了类似的生活与困境,一种无法融入西部复杂人际生活与内心萦绕故乡山水的台东人情愫。

    美华要她先读熟剧本,当舞监的时候才能掌控全局,配合演员定位和走位,音效、灯光何时进、何时出。读完剧本,她有好多感受,找美华讨论。

    「我不知道小小台湾居然东、西部生活有如此大的差异ㄟ。美华,这剧本是你的经验吗?」

    「不是,我才三十出头ㄟ。这剧本是我半年前完成的,大约两年前开始我陆续听到一些从西部回来台东的中年妇nV的故事,像我自己的一位表姊嫁到台北15年,先生外遇,离婚後回来台东照顾年迈的父母;一位剧团成员的亲姊姊,到台中市读大学,就业,结婚,先生50岁猝Si,等孩子都读大学了,便独自一人回到台东,租房子找工作,养活自己;还有一位来我杂货店买东西的大姊,高中毕业之後去桃园工作,後来半工半读,大学毕业考上台北市公务员,没结婚,一直想念台东的大海,50岁的时候提前退休回到台东,买了一栋小房子过简朴自由的生活。然後我对这些中年回台东的nVX充满好奇,深入了解一下,发现她们都有人生活在西部,内心却一直怀念台东的类似情况。我就想要写一出这些nV子的剧本。当然也可以说有一部分是我的。我也是高中毕业之後就到台北读大学、就业,在贸易公司工作。五年前,父亲生重病,他希望我回来台东继承他的杂货店。我两个哥哥都各自有事业,无法承续父亲的小生意。在台北读大学时,我融不进台北同学的圈子,跟其他来自中南部带有乡土气息的同学b较好相处,可是还是有种孤独感,好像就是有种前山、後山的分别,很奇特。我读国贸系,课余喜欢去看电影和戏剧,在班上找不到同好,大都是自己一个人去看。我对电影、戏剧的Ai好满强烈的,出社会工作之後,还是持续接触。我是心甘情愿回来接手杂货店的,回来半年之後,偶然机缘一位高中同班nV孩子带我去文化中心演艺厅看「三水」剧场的演出。虽然戏剧内容没有台北的专业,但是我满震撼的,很惊讶台东这种偏乡地区也有一群热Ai戏剧的人,是业余的,却如此投入。我感觉好像找到自己的归属,便加入她们,成为我生命的重心。半年前,大家看我对戏剧这麽有心,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