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媚娘选定的道((含5万营养液加更)...) (第3/4页)
该立刻走开,下回再来看小九的。 然而媚娘在门口只犹豫了一息,就走了进去。 这一刻她心里想起的,是她见到闻名掖庭的崔郎那一天。虽然她之后只与人谈论起崔郎的样貌,似乎那天全部注意力都在崔郎身上——但她心里其实对晋王印象更深刻些。 不是为了晋王这份问起私人烦恼的亲近,而是为了晋王的话里提及的是事关朝廷中人最在意的储君之事。媚娘为了能真正碰触到这些大事的边缘,而感到心潮澎湃。 1 想到自己选择的一条不正的异路,或许会导致两人疏远生分,甚至决裂,媚娘心里就坠的像是跌进了无底深渊一般。 晋王看起来比上回要瘦了一些,神色也带着几分憔悴:可不是吗,太子闹事,皇帝生病,这些日子他也不会好过。 入睡前还想起姜沃低落的话语:“我为什么不能站到朝上去呢?” 两人在梦中的朝堂上,相视而笑。 但是……媚娘知道,若如此逃离感业寺,她会千夫所指。 姜沃摇头:“女子怎么了?女子想施展抱负,又没有错。” 只是……姜沃抬头,看媚娘第四次把抄错的纸张小心裁掉。 “张仪先游说赵、楚,也曾为楚国官员,却以不得志而改游秦……”她看着姜沃,声音虽还算平稳,到底透出一些难以控制的紧绷:“小沃,你觉得这种因郁郁不得志,就不能从一而终,而是主动改侍君主的行为,是不是不忠,不义?” 等出得东宫,他才恍然想起,他与媚娘说话的时间其实很短,远不如他接下来跟太子妃呆的久。 他要给父皇搭一个台阶下。 1 晋王却跪地道:“父皇,大哥绝不会伤我,他只是心里难过,他只会伤他自己。父皇,哥哥病了……求父皇寻人给大哥看病。” 其实张仪的经历,姜沃是当复仇爽文来看的:张仪在楚国被冤枉,并且打了个半死,养好伤后,就离开楚国游说秦国,做了秦相。 并不是只能遥望朝中宫廷发生的桩桩件件,在心里琢磨。 之后他被父皇关了禁闭,旁人还觉得他傻,连乳母都来哭劝他可要听话,别再顶撞陛下,免得跟太子一样失了圣眷。 然而与媚娘在兽苑才说了几句话,他就是觉得该走了。 走回宫正司的路上,她越走越慢。 而圣人显然也迁怒晋王。不但亲自来带走了他,还责晋王禁闭三日。 他抬起眼帘,一双眼睛如冬日湖水般深黑沉静:“武才人觉得我当不当再去呢?” 这世道就是这样,如果她循规蹈矩,做一个可怜的才人,将来被送去感业寺剃了头发孤苦一生,那就会得到旁人怜悯的认可。 难道已经寻到了? 1 她顺着姜沃的话说下去:“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果然父皇立刻亲自出马,去东宫‘抓他’。 于是太子睡了不能见弟弟,苏氏却不肯叫晋王白跑一趟,以太子妃和长嫂的身份,亲自出来奉饮子点心,与晋王道谢。 李治点了点头,面容上的愁云似乎淡了些。 若是旁人太子妃就直接让送客了:谁知道是不是来看他们东宫热闹的!但一听说是晋王,太子妃收起疲倦焦虑,打点了精神亲自迎出来。 “武jiejie,你回来啦?今儿又得吃清淡的鸡丝面,但有鲜甜的凉拌春笋吃。”九成宫在山上气温低,笋子也长得慢,如今都三月底了,后山还有新鲜的笋子可以运进宫。 他坚持要进门,守卫们也只好放行。 到了九成宫,与宫正司挨得最近的就是尚食局。 在她看来,幼崽期的女皇,一直处于龙场悟道阶段,一直还未找到自己的道。 在这之前,父皇,他心中无所不能的父皇,也只是一个担忧彷徨的父亲。 1 太子依旧躺在榻上不肯动,皇帝也没有跟太子说一句话。 连由圣人亲自抚养,一贯最得疼爱的晋王,去探望了一回太子,都受了这般前所未有的斥责惩罚。东宫更是广寒宫一般,再没人敢去探望。 只需她与晋王再多些来往,积攒些人脉情分。若是晋王真有做太子的那一天,将来她便是到了感业寺,也有机会求一求新皇,起码离开那种活死人的境地。 李治望着笼子里已经恢复了活泼的小猞猁,叹口气:“可我还是想去看太子哥哥。” 就像男人需要女人传宗接代管家理事,明明是不可或缺,但却不愿意给予平等的地位和待遇。 若是姜沃觉得张仪改侍君王都不忠不义,那何况自己?世人对女子,本就是更苛刻的。 李治与媚娘只谈了片刻,就压住心中遗憾,与她作别。 晋王,果是赞赏她的。 经魏王一传播,知道此事的人就更多了。 媚娘笑意如映在窗纸上的桃花,带了些影绰而幽微的意味。 1 可—— 鲁太史丞哪怕不如她,只因是男子,就可以站到朝上去回禀太史局的工作。 说着还叹了口气,说起了自己:“jiejie应当也是知道的,我做这太史丞,该做的事情都兢兢业业丝毫不敢出错,绝不比另一位鲁太史丞差。但至今,我也只有官服鱼符,却没有上朝用的芴板。朝廷明明需要我做事,却又不让我上朝。” 楚国轻贱张仪,甚至怀疑他偷了玉璧,以此为由鞭笞他,那张仪何必还要留在楚国? 媚娘觉得一颗心落下一半。 所以李治去了。 李治是真的惊奇。 尤其是外面聚着一堆臣子哭诉太子的行径,更是把父皇架了起来。 是太子妃亲自接待的他。 小宦官跑了去,于是两人身边近处便没有闲人,只有远远的,亭子外候着的几个负责搬香炉坐垫的宫人。 1 之后秦伐楚,张仪写檄文,对楚国霸气宣战道:当年你们冤枉我偷了玉璧,因此鞭笞于我,今日,你们楚国最好守好国门,我张仪,要来盗你们的城池了! 李治与媚娘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 于是皇帝直奔还在榻前哭的晋王,拎起小儿子就走。在东宫外守着的宫人都是亲眼看见的,陛下脸色极差,进了东宫,不过片刻后又出来,还亲手拽着犹在落泪的晋王,不许他呆在东宫。 纵横家天生就是令天下震荡的人。 太子妃在旁听这话诛心,不由瑟瑟发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大唐的姑娘家都是不佩戴耳饰的,便是不肯扎耳洞伤及父母所给的rou身。太子这般划面自伤,其实是在圣人心里捅刀子,也难怪圣人如此恼火伤痛。 到底是同胞幼弟,太子不会对晋王动手。 是啊,她羡慕过姜沃的运道,能被两位仙师选中做徒弟,能做真正的朝廷官员,不必困坐在这掖庭之中。可有时候也会忘记,姜meimei,也始终没有得到她应得的。 醒来时媚娘只记得一个:那是明亮日光中的一座宫殿,油亮的地面上洒了无数的金色光芒。许多面目模糊的朝臣手持芴板,穿着各色官服立在这个宏伟高远的大殿里。 旁人只看到太子割面后,晋王来东宫探望迅速被圣人抓走,太子妃却见了里头父子三人的情形。 大概……李治苦笑,大概是他问心有愧吧。 关于要不要说出真实的想法,媚娘只犹豫了一下,很快就笑道:“记得小时候,有一回爹娘因一事争吵起来,爹一气之下搬到了书房居住。娘很恼火,不许我们姊妹去看爹。但我还是偷偷跑了去,看到爹在书房里炭火不足冻得咳嗽,回来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