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想快点长大啊 (第1/2页)
“乔乔,你放心,我已经在给你安排了,再等几天,再等几天你就可以上学了,和你哥一个学校。” 陈瑀开学那一天,陈东升这样对我说。 他确实也是说到做到—— 陈瑀开学后没多久,我就上学了。 这是一个百年名校,是北京最好的中学之一,我在初中部,陈瑀在高中部。 初中部和高中部不在一起,但离得很近。陈瑀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先送我到初中部,再回本部;晚上下学再骑车载我回家。 从北京的胡同中穿梭出来,到了灯火闪烁的大街;从静到闹,从老北京到新都市……每次上下学都像时间旅行一样。 我好像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拼死命也要扎在北京了—— 这里太诱惑了。 诱惑的不只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是藏于胡同小巷的京味儿。 这是这个城市千年积淀下来的底蕴。 “乔乔,”陈瑀自行车停到我们初中部大门前,他双腿支着车子,“今天珍瑜的生日会你想不想去?” “我……要去吗?” “珍瑜让我带上你。” 邓珍瑜算是陈瑀的发小吧。据陈瑀所说,邓珍瑜的父亲是陈东升的贵人,是陈东升来北京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对陈东升的帮助很大——陈东升能够跻身于北京房地产开发行业,多亏了他。 两家父母走得近,孩子年龄又相仿,陈瑀和邓珍瑜自然从小就玩在一起:同一个小学、同一个初中、同一个高中,他们的步伐一直都是一致的。只不过陈瑀在读的是我们高中本部,邓珍瑜是我们高中国际部。 简而言之,邓珍瑜是要出国的。 “哥,你怎么不出国?”我那时候问他。 陈瑀沉吟片刻,抬眼看我,他的眼神中是有光的—— “我?我有自己的打算。” 是啊。谁没有自己的打算? 我也有自己的打算。 所以即使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也要去。 我不去,岂不是拂了人家发小的面子? 我点点头,拂去内心的不情愿,笑道:“去。” 和陈瑀告别,走向学校,踏入初三3班——这就是我的新班级。 老实说,我在这里适应的还不错。 同学们不热情,都忙着自己的事,偶尔有主动搭讪的,敷衍两句,人家也就知趣不来了。 满意,非常满意。 只是有一点,让我很头疼—— 我们的班主任,一个胖胖的还有点秃顶的数学老师,对我可以说是过分关注了。 “关乔,你看你的卷子,几何题一道都没有做对,你这几何就没入门啊!” “你真的不打算要几何题的分了?” “我跟你说,我见过太多就差那么一点,”班主任比着手势,“就差那么一点点,没直升了高中部卓越班,甚至还有没够上咱高中部普通班的分数线的。” “你也打算像他们一样?” “你可是个好苗子,是有可能直升高中部卓越班的啊,是非常有可能的啊,老师对你寄予厚望,你爸爸……也是对你寄予厚望啊!” 爸爸? 我一时间恍惚,后来才意识到班主任口中的“爸爸”是陈东升。 陈东升对我寄予厚望? 看来陈东升提前给班主任打过招呼了。 怪不得,怪不得我在这里一切都那么顺利—— 还没入学就把校服拿到了手,上学第一天就穿上了新校服,从外表上来看,丝毫没有“插班生”的样子;进入班级后,原以为会在最后面给我安排座位,没想到却是在第一排;就连体育课分组,体育老师都主动帮我安排队友…… 陈东升……是在补偿我吗? 还是说,他真的把我当作女儿? 仔细想来,在我遥远的记忆当中,陈东升虽然总是不在家,但是只要一在家,就会陪我和陈瑀玩,他还会把我举高高,看着我乐,说:“看看我们乔乔有没有变重呀!” 我摇头,不去让自己执拗于探究早已尘封的细枝末节,把已经快要隐于大脑皮层的记忆强揪出来实在令人头痛。 况且,陈东升抛弃我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而我的爸爸也只有关志远一个人。 自始至终。 “关乔啊!老师跟你说的话你可要上心啊!”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 我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那你记得主动点!不会的题记得问我,或者问陆修一同学也可以!” “陆修一?” “对啊!刚才老师不是跟你说了吗?陆修一同学各方面学习都很优秀,但凡考试,皆是第一名,你和他同桌,是个多么好的机会啊!” 原来我同桌,那个唇红齿白,长的比女生还要精致漂亮的男生,是个天才学霸啊。 “关乔!” “你又在走神了?老师说的话你又没听?” 我赶忙表现出很受用的样子,说:“谢谢老师!您说的话我都记下了。” 班主任看着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末了,这个胖胖的男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说:“也别太大压力。” “meimei,马上就要中考了,觉得压力大吗?”二彪骑着一辆破的二八杠车,叮铃咣当的,在喧嚣的大街上,扯着嗓子问我。 我坐在陈瑀山地车的前杠上,迎着呼呼的风,只好也大声回答:“不大。” 陈瑀紧贴着我,呼出的热气钻到我的衣服里,笑吟吟地说:“乔乔成绩非常不错。” 颇有些骄傲的神气。 “哎呦,”二彪拉着长调,“回老家过了个年就多了个meimei。这种好事怎么就没落我头上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