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在校园的他_第五章:一九二零的画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一九二零的画框 (第3/6页)

上落了一个几乎感觉不到的凉意,像是有人用指尖很轻地点了一下,提醒她该下课了。她收好带子和帧图,将x针别回外套内襟,站起身後退一步,对那道在光里的轮廓低低鞠了一躬。当她直起身,轮廓已经淡了,像被风轻轻一吹,回到光里,回到空气里,回到她知道却不会去抓的那个地方。

    走廊的钟声在此刻敲了一下,像一个不重不轻的提示音。她把门关上,沿着楼梯往下走,步伐没有刻意加快,心跳却一次b一次稳。她知道自己又把一件事拉回了直线——不再是重复的惊吓,而是推进的节拍。

    午後第一节下课,她去学生会借阅室,表明校刊专题需要拍摄器材与g部配饰的历届资料。值班的学长看着借阅条上导师的签名,没有为难,将两个资料夹交给她。她站在窗边对照:旧款别针只有前两届g部配发,数量不多;摄影签到表上,四月十一日晚间在理科楼外「勘点」的栏位里,有三个名字,一个她已知是影像社指导老师带队的学生,另一个她不认识,第三个名字旁边被铅笔画了个小小的圈,栏末注了一个很淡的「代拍」。她的指尖在那个圈上停了一秒,心里的画面自动拉出——背器材、用代拍名义、袖口别针、三脚架影、以及那句乾直的「别拍」。

    她把影印件夹好,准备离开时,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导师站在门槛外,像是刚办完事顺路过来。两人目光短暂相遇,导师瞥见她手上的资料夹,没有阻止,只轻轻道:「下午风会大,C场边别站太久。」她点头,离开时回头看了一眼,导师正把窗扣上,手指在锁舌上轻轻一按,那姿势与她在录影带里看到那个「一把截断他人动作」的手势有几分相似,又不全然相同。

    h昏前,天空像被谁在边缘上抹了一道铅灰。她站在後梯第三段转角外,将两截红鞋带在掌心重新合成一条,没有拉紧,只让两端在指缝间轻轻滑动。脚步声从楼下传来,稳,没有踌躇,不急不缓。沈柏晨从Y影里现身,手里拎着那个牛皮信封,眼神b昨日更清醒一些。他没有先说话,把信封放在她掌心,像把一张谱交给团员。

    「原件给你。」他说,「我会去总务说章的事。」

    「好。」她把信封收进外套最里层的口袋,抬眼看他,「带子我也转好了,一九二零里有另外一个人。我会去找他。」

    「他不会承认。」沈柏晨很平静。

    「我知道。」她也很平静,「所以我要让不承认变得没有空间。」

    风从楼梯井里一口口往上送,像是有人在下方用节拍器敲着均匀的拍点。她忽然想起琴房里那道淡淡的影,心口那块y地柔了一瞬,却又更坚定地落回。她看着沈柏晨,像是对他,也像是对昨晚在光里站了一会儿的人说:「我会把每一个人放回正确的速度,不快一拍,不慢一拍。」

    楼梯外,远处C场的灯一格一格亮起,晚自习的铃声在风里拉长,像一根无形的弦,把散开的碎片一点点往中央收。她转身往楼下走,掌心那枚x针在衣襟里轻轻擦过,金属边缘贴上布料的声音极小,却像在提醒她——十三分钟的门还开着,而一九二零的画框,正在等下一帧落下。

    Part3|代拍的圈

    午後的云被风推着走,像一层一层薄纱在校园上空漂移。林晚沿着图书馆外的长廊走,手里捏着两份影印件:一份是「校刊摄影签到表」上被铅笔画圈的名字,旁边注着淡淡的「代拍」;另一份是学生会g部别针的旧款样式与配发清单。两张纸被她压得很平,却仍然像要在指尖颤动。

    她先去学生会借阅室,把别针清单对了一遍。旧款别针在三年前只配发给几个「常态出席外勤」的g部,名单不长。她把被圈的那个名字与别针配发表对上,指尖轻轻点了一下——吻合。她没有急着做记号,只把这个吻合收进脑海,像把一颗珠子抛进暗袋,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从学生会出来,她转去影像社。指导老师正把器材登记簿搬上桌,见她来,主动把旧册翻到三年前。「你要找四月十一日?」老师把指节点在那一页,笑道:「你们做校刊的这批,还真是认真。」

    器材登记表上,那晚的出借纪录写得清楚:三脚架一支,借用人栏位填的是影像社学生,备注却多了一行「代拍」,後面跟着一个名字,与签到表上被圈的同一个。林晚不动声sE地把这一栏抄在纸上,顺口问:「这个代拍是什麽意思?」

    老师想了想:「临时代替摄影组去补拍场景。那阵子校刊人手不够,就常找学生会宣传组帮忙。有几个孩子拍得不错,常被借用。」他指了指名字旁的备注,「这位,就是。」说着,他又补了一句:「他手很稳,影像感觉也乾净,就是个Xb较直,做事讲究效率。」

    乾净、直、效率。这些词像针,把她昨夜在带子里听见的那句「别拍」缝在一起,线迹突然清楚起来。她没有表情上的波动,只问:「老师,这位学长现在还有跟学校联络吗?」

    「偶尔回来帮忙活动纪录。」老师说,「去年校庆还来过,後来去市区的媒T公司实习。有事可以去教务处留话,之前都是从那边转达。」

    教务处。她在心里把这两个字再次加粗,想起迷你带里那个袖口别针的白闪,想起走廊外总务GU长提醒栏杆松动的语气,想起导师站在琴房门口那句「请开门配合」。所有箭头都朝着行政系统的走廊汇集,而走廊的尽头,是一扇总是开着、却让人觉得冷的门。

    她道谢离开,踱到楼梯口才把笔尖轻轻点在影印件上的那个名字上方,画了一个b签到表上更深的圈。她没有立刻去教务处,而是先回班,把这几个小时做的交叉对照统整到笔记本的一页:左栏写「物」,列出三脚架、别针、鞋带、章;右栏写「人」,列出影像社借用者、代拍者、总务GU长、导师;中间用时间码串起来:一九一三,一九二零。线条在纸上交错,最後在被圈的那个名字上停住,像一支箭cHa进靶心,没有剧烈的声响,却让人无法忽视。

    傍晚前,天空忽然下了阵细雨。雨线极细,像用极淡的铅笔在空气里画线。林晚照例往後梯方向去,站在第三段转角外的Y影里,握着那两截合成一条的红鞋带。雨把立柱冲得发亮,内侧的缺销像一个刚刚洗过的黑洞,边缘乾净得不真实。

    「你来了。」沈柏晨从背光处走出,外套被雨打Sh了一片。他没有遮雨,手里提着工具包,像是刚从某个维修口回来。林晚把手里的信封推给他:「工单原件我会带你去总务说明,章角缺口的对照也拍好了。」

    「好。」他很简单地回了一个字,目光却落在她x前的内襟上,「你还在带那枚x针。」

    「它像一个定位符。」她说,「提醒我时间码在哪一格,提醒我别乱。」

    沈柏晨没再多言,反手把工具包放下,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递来。是一枚小小的USB随身碟,壳上贴了一张写着「PRE-0410」的标签。「这是我那年b赛前一晚留的排练片段。」他说,「不是证据,是供你对声纹用。十三分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