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攻城略地  (第2/3页)
r/>    大雪时节,        各国还在忙活着过冬的时候,        乾国已经陈兵五十万于东边。        ……        粮仓处,        “搞快些!”        “忙活完了吃饺子去。”        “在拖下去,你几个狗日的,就只能喝汤了。”        曹舍正在忙活着粮食入仓,原本的文官服饰已经弄得皱巴巴的,干净的脸上也满是灰尘,可还是忙得不亦乐乎。        “曹都慰,殿下有请!”    1        “得嘞。”        就在曹舍擦汗的时候,终于等来了最想听到了消息,下意识的伸手在地上抓了一把往脸上抹去,却发现是一把雪,脸上反倒白净许多,对着传令的亲卫讪讪地笑了笑。        入内,        少年郎和韩信正在查看地图商讨一些细节,曹舍也没敢打扰,只是默默地等候在一旁,直到商讨完了这才开口禀报道。        “臣,曹舍见过殿下。”    1        躬身行礼一丝不苟。        “起来吧。”        “这趟曹家主又拿出了几成的家底儿?”        “听说白将军麾下的兵卒,人手一件冬衣,甚至被褥也是换新了不少,可朝廷拨下的银子刚刚到了第一批,怎么算都斗不拢,这缺口可不小。”        少年郎沉声问道。    1        “回殿下的话,臣拿补了三成的家底。”        “你小子,挺阔绰的。”        少年郎拍了拍曹舍的肩膀笑骂道。        “臣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曹舍感受着肩膀上的力度,听着少年郎如此亲近的言语,颇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最后自嘲出声道。    1        “这趟东征若是能赶在冬至之前坐在新郑城头上吃上方才热乎的饺子,本殿许你一个户部尚书的位置,一年之内让你那弟弟坐上。”        “至于你曹都慰,未来的路还很长,”        “想来一个尚书的位置,是不止的……”        少年郎意味深长道,深知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给马儿吃草的道理,何况上次募兵之后军中立功赏赐,已经白字黑字条条框框写得清清楚楚,不过那是杀敌之功,至于其他功劳自然另有评测,不会亏待了功臣。        “臣,谢过殿下。”    1        曹舍再度躬身一礼。        “言归正传,你如今既然是负责白起将军,军中后勤,这趟东征所耗的粮草,辎重,以及后续所需的物资准备得如何?”        “后续?”        曹舍微微有些诧异。        “韩国北边可还是有个大家伙。”    1        少年郎指着地图上的赵国轻笑道。        “殿下放心,军中粮草可以支撑大军三月有余,至于往后耗费,即便是韩国粮仓不能以战养战,后勤也能在从国内抽调,撑上三,五个月,咬咬牙也能撑到来年秋收之时,绝不会有粮草之缺。”        “至于兵刃和器械耗费,韩国铁矿众多,臣已经从家中带了全部工匠,又从国内招募许多,只要攻下,便能立刻补给。”        “征讨赵国时,我韩家历朝历代经商也有一些运送粮草的路线,断然不会……”        曹舍详细的禀报了许久后,只觉得口干舌燥,灌下一大口茶水后,这才仰头看清了那地图上的圈圈点点竟是囊括了整个天下,心神震动不止,又突兀的想起殿下赏罚分明的性子,整身子都轻颤起来。    1        “如此,便有劳曹都慰了。”        “回营后,”        “顺带替本殿给白将军带上一句话。”        “东征伐韩,与南征一般,军中大小事宜皆可自行决断,韩将军是三军主帅不假,可也只是统筹全局,也不会太过干预将军的决策。”        少年郎开口道,身旁的韩信也是点了点头,    1        将军点兵,        韩信点将,        韩信自己也极为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里。        “出兵吧。”        少年郎掀开中军大帐眺望着韩地朗声道。    1        ……        东门关上,        曹舍禀报完后恭恭敬敬的退下。        “白将军,殿下带着整整三十万人坐镇后方,断了其余诸国浑水摸鱼的念想,咱们这边也能放开手脚打个痛快了。”        诸元奎说起打仗便觉得血液莫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